银行是通过什么操作,把不良资产的风险转移到投资人的?

受近年来国内去杠杆的影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大,今年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性的阶段性衰落不可避免。

不良资产的定义

不良资产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通常所说不良资产一般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出现坏账;另一类是金融类,主要指金融类企业坏账,最大的机构是商业银行,也包含证券、保险、信托等。

受近年来国内去杠杆的影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压力一直在不断增大,2020年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的阶段性衰落不可避免,未来3-5年必将会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资产的爆发式增长。

鉴于不良资产主要形成于商业银行,本文主要针对银行企业类不良贷款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企业类不良债权可以进行参考印证。

不良资产的形成过程

不良贷款的形成的本质原因是企业资金流动性问题,即债务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贷款,导致贷款出现违约,形成逾期。若无法在短期内化解,则会迅速劣变为不良贷款。所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企业前期做尽职调查时,通常会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评估债务人的流动性,以判断授信风险。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除了技术性逾期外,可以大致归为四个方面:

一是外部形势的突变,即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大幅变化。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12年底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我国近年来去杠杆等政策性调整等。当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大幅变化时,将导致不同的行业受到波及、影响,进而出现大幅的不良。

二是企业内部经营不善,主要表现在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出现错误判断。例如,订单大幅削减、大额采购生产设备、资金计划安排混乱等。

三是企业违规挪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将经营性资金挪作它用,导致流动性出现问题,例如,企业将经营性资金挪用去开发房地产,挪去进行民间借贷、偿还其它债务等。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出现不良就是该原因。

四是企业存在恶意欺诈,即企业通过虚假材料恶意骗贷。企业与银行内部人员进行内外勾结,而往往因为银行自身原因较少进行报警立案,在此我们不做深入探讨。

在不良资产的实务操作中,由于企业自身经营问题而导致不良的占比并不高,经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是企业扩张投资新的生产线,而业务规模并不能同步增长,经营现金流并不能满足常态要求。例如,深圳某电子厂在黄山下投资建设了分厂,但并未能招到合适的技术工人,最终导致产品合格率不达标,下游买家拒绝收货,企业最终无法支付到期的贷款本金,形成不良。这是典型的企业生产经营不善导致出现不良的情况。

近几年,国家结构性调整,持续去杠杆,银行等金融机构银根收紧,银行抽贷导致的不良贷款的占比也在逐步增加。

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当借款人出现逾期时,通常会有两类情况,一类为资不抵债,公司净资产已为负;另一类是公司未出现资不抵债,仅是阶段性的流动性问题。对于第一类借款人,通过商业手段化解债务危机的概率很低,通常会进入司法诉讼程序。而第二类企业,则有机会通过商业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化解债务危机。

在出现不良贷款后,银行一般会通过司法手段追索债务,主要包括诉讼、诉前保全、诉讼保全、破产清算、破产重组等。由于诉讼程序较为漫长,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仲裁途径来解决债务追索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银行也可以基于自身考虑,将不良债权对外转让出售,不良资产可以多手转让。

在借款人的资产足够支撑债务的情况下,通过司法处置借款人资产即可实现贷款的回收;借款人通常也会与银行协商,对债务进行重组,以时间换空间,以化解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