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自己本部门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做得更好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标准体系建设是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整合优化制度、组织岗位、业务表单等要素,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实现“三大”标准协同。主要方法概述如下:

1、理清业务现状,为标准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流程体系建设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根据企业战略构建企业完整流程架构,引入ARIS流程管理平台梳理岗位、角色、表单等要素,确保各流程要素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通过统一的、规范的建模方式,规范表述流程环节、工作内容、职责划分、管理要求等内容,实现业务流程可描述、可操作、可分析、可衡量。

通过实施流程要素分析,可辅助企业开展制度优化、岗位优化、流程改进、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等工作。例如,通过制度与流程关联的方式,可直观体现流程是否有制度支撑以及不同制度对同一流程、不同制度条款对同一业务环节的要求。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可辅助业务人员发现制度冲突、缺失、重复等问题。

2、理清岗位与流程关系,为工作标准自动生成奠定基础

为实现组织、岗位、业务之间协调、动态、便捷调整,形成相对稳定的岗位工作标准,可采用eBPM流程角色体系设计方案。通过角色设计实现流程和组织的松耦合管理,确保同一套流程在全公司范围内适用。通过流程角色与岗位职责匹配,建立起岗位、权限、角色、流程之间的连接关系,消除组织、岗位变动对流程的影响,有效支持企业组织变革。

当组织结构、岗位发生变动时,仅调整角色与岗位的对应关系,管理要求便可以通过岗位手册落实至新的岗位,为员工提供业务执行依据,有效解决员工手中“几张纸”问题。

3、实施端到端流程优化,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局部最优未必全局最优。在对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的基础上,需要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跨部门梳理端到端流程。将末级流程通过接口衔接,通过分析接口关系、岗位配置、单据流向等,发现和解决流程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业务关键控制点、制定管控措施,优化流程及管理要求,消除专业、层级壁垒,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4、以流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与业务高度融合是标准落地的基础。通过实施eBPM制度、标准、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将非结构化的制度以及标准文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ARIS平台中实现对制度、标准内容的管理。将制度、标准与流程进行匹配,可实现“三大”标准基于流程的协同。

流程手册包含了执行流程所需的全部要求,以流程手册为基础编写管理标准,可保证管理标准与业务的融合,实现制度向管理标准的转化和提升。岗位手册包含了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要求,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可自动将岗位手册转化为工作标准,保证岗位标准是岗位业务执行和考核的依据,并能够随岗位、业务的变化实现工作标准的便捷、动态调整。

5、通过多管理体系融合确保标准落地执行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可建立风险体系和控制体系。在业务流程体系“理清楚”基础上,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将风险点、控制措施与流程进行匹配,将风险控制意识贯彻到业务执行中,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提升企业依法治企水平。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可建立流程绩效体系。实施流程绩效考核,将对最终结果的考评细化到形成过程,推动绩效管理向注重工作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方式转变,提升考核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实现员工与企业***同发展。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可建立关键绩效监控和分析体系,采集关键业务数据,对企业关键流程执行状况进行跟踪,查找运营瓶颈,持续优化和改进业务流程,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总之,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开展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流程与标准、岗位的关联关系,实现“三大”标准基于流程的协同和动态管理,促进标准落地。以流程管理为基础,实现制度、标准、风控、绩效等多体系的统一管理,可促进不同管理体系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和协同改进,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