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挤牙膏看人的思维差异

通常我们可从生活的小事中窥见人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思维定势,也可从中悟出包含的生活哲理。

每天早晨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擦牙,这也许是人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候,从不同的人挤牙膏的不同方式,可看出一个人的思维定势。

挤牙膏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从牙膏软囊管的末端往头部出口处挤,第二种是从头部附近往出口处挤,第三种是在中间往两头挤。三种挤牙膏的方式各有千秋,也包涵着不同的意义。

第一种挤牙膏方式最费劲,要从牙膏软管的末端慢慢往头部出口挤压,如果是一家人***用一支牙膏,被后两种挤牙膏方式的人捷足先登了,你须要把牙膏往上挤满,然后才能挤出口来,真费劲。

第二种挤牙膏方式最省力,看自己要用多少牙膏在靠近头部地方一挤就行。至于第三种挤牙膏方式是折中方式,说是中庸,也不全是中庸,因为第三种挤牙膏方式的人,是一种随意的做法,他做事是漫不经心,说他这种方式挤牙膏的做法,是提不到哲学高度的。

我们要弄明白的是,不同挤牙膏方式的人,其思维方式差异在哪里,其中包含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按我个人的初步判断,第一种挤牙膏方式,虽然有点费劲但最合理,符合生活逻辑道理。就像小学生排队过马路,排在前面的先过马路,后面的一个个跟上,队伍不会半腰中断,也不会长龙顾首不顾尾。这就是规矩,是现代交通运行的规则,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二种方式是最急功近利的,他只管自己眼前的利益,不会想到后面挤牙膏的人是否方便,说不客气了,是自私自利,一切考虑自己优先。如果是排队购物,就是插队族,他在后面的人目光灼灼之下插在队伍的前头,越靠前越好,立竿见影,得利走人。

第三种挤牙膏方式的人应该是最会做人,他是没有用心,谈不上功利,也说不上是心怀善恶之意。如果是他自己用一支牙膏,他喜欢这样挤就这样挤,与别人无关。但如果是一家人同用一支牙膏,那就事当别论了。

因为第一种挤牙膏方式的人,遇到第二种和第三种挤牙膏方式的人用过了这支牙膏,他须要先把软囊管里的牙膏挤满,然后再挤出来,那当然很费劲。软囊管里的牙膏就更尴尬了,被挤上挤下,来回跑个不停。但我最担心的是那铝材质软管挤多次会破了一个洞,牙膏从这个洞里冒出来。

归根结底,如果是一个人用一支牙膏,任他用哪一种挤牙膏方式,好歹吃亏也是自己的事;如果是一家人***用一支牙膏,那就会给家人带来不便了。不要只贪图一个人的便利,不考虑到家人用起来方便与否,那就是不遵守小公***规则,也没有方圆之说,更没有道德可言了。

所以,一个人,在社会上担当的责任和道义,假如像是一个人单独用的一支牙膏,你想用什么方式挤随你便,只要不影响到别人,是你的个性习惯;但如果是一家人***用一支牙膏,或是一个团体、一个地方***用的社会资源,那就由不得你一个人想怎样挤就怎样挤了。因为如果让你去管交通,肯定事故频发,交通瘫痪;叫你管一个地方社区的政治、经济,肯定也乱象横生,民不安生。这就是不同的思维定势而产生的不同做法,它所衍生出来的不同社会効能和不同的社会功利是不一样的。

厚德载物,不厌其繁。权力与责任相当,利益与义务相向,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