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财务报告的局限与问题有哪些
传统财务报告的局限与问题有哪些
四表体系在目前满足了社会要求公司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资讯的需求。但在股份制企业遍布全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现行的公司财务报告日益显露出滞后性。会计资讯正在失去相关性,比如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重视未来财务报告;主要提供货币资讯,非货币资讯无法在表内反应等等都尽显出弊端。
1.会计资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基本上成型于上世纪60年代,在此之后,财务报表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最大的变化就是又加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没有触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结构。然而当前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立足于原来经济环境之上的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完全反应经济现实。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但会计资讯披露的不完整性已经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困难,披露不足。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由于不直接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相关,且在确认和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担心由此引发财务报告专案计量的不确定性而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反映。虽然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用可靠的历史成本计量和报告,但其价值体现在公司创造的超额利润上,对投资者、债权人、 *** 等资讯使用者都是很有价值的资讯,对企业日后经营业绩的意义更是深远。
其次,人力资源投资的费用化,低估企业资产。随着人们加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力资源即由管理层和职工***同形成的智力网路,决定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时机、品种和功能,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传统的会计模式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直接作为期间费用,不会形成资产。这就大大低估了对人力资源投资比重较大的公司资产,特别是高科技公司资产。在以资讯科技为特征的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才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未被广泛应用的症结在于计量的困难;另有学者认为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基本理论供给不足。但无论何种原因人力资源这种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专案未得到真实反映。
第三,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的反映。目前,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剧烈的债权价格、利率的波动。为筹集资金、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以及互换交易等。与基本金融工具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以特定的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以及价格指数等为标的,其收益来自于标的物价值的变动,因而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未来交易的特点。它既可以作为筹集资金和规避风险的手段,也提供了投机和套利的机会,这种两面性可以使人们获取暴利也能招致严重损失。如巴林银行破产被荷兰银行兼并;中国万国证券损失10亿被申银证券兼并。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所引发的巨大金融风险不能被忽略。如果保持原来传统,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把它们可能带来的收益特别是风险排除在损益表之外,显然不能满足资讯使用者的需求。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未来交易和杠杆效应的特性,按照传统的收入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无法在报表中确认和计量。
2.会计资讯披露侧重历史资讯而缺乏前瞻性资讯
传统的财务报表以报告受托责任为目标,它建立在权责发生之基础上以提供历史成本资讯为主,以财务状况和财务资源为核心。这种反应方式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受托责任的报告与评价要求,却忽视了企业未来成长能力、企业价值和企业财富变动等资讯的披露。现在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是资本市场上处于流动状态的投资者,其资讯需求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关注历史资讯转向对未来资讯的关注。资讯使用者要求提供有关企业未来活动和有助于预测、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和相关资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和报酬的对比。但现行财务报告表现出财务报表目标转化后的不适应性,缺乏有助于投资者可靠地评价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预期盈利等有关未来的资讯。而预测资讯是指上市公司基于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公开披露的反应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前瞻性财务资讯。它的公开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上市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状况,并据此作出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从而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这就克服了历史资讯的不足,增强了会计资讯的决策相关性,更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
3.会计资讯披露只重整体忽视区域性
许多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开拓市场,抢占资源,在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方面迈出很大的步伐。特别是在兼并浪潮的推动下,企业集团化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今后还将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通过编制合并报表能够公允地表达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资讯使用者的部分需求。但现代集团公司往往横跨几个性质、风险、获利能力迥异的产业和市场,有时还面临着部分所在国的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合并财务报表隐匿了这种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的资讯,从而降低以公司整体为表达基础的财务资讯的有用性。资讯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混淆了企业分布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投资者据此将资金投入到“盈利大,风险小”的分部中去。所以,分部资讯对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如果不厌其烦地公布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有违“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同时可能造成资讯过量,使用者无所适从的问题。
4.会计资讯披露形式固定,缺乏灵活性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报资讯,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报告的专案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其资讯供给量十分有限,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资讯被“省略”掉,一些新的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反映。因而,现行财务报告更像是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资讯的工具。这就势必削弱了其决策的相关性。从巨集观角度看,会计资讯是一种社会公***产品。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即大量生产会计资讯这一标准产品。大批量生产是指大量生产某一标准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大规模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从而获得规模效益。通用报告模式由于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生产。这种报告模式至今依然广泛流行是因为它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优点:(1)生产大量相同的标准化财务报告可以产生规模效益;(2)报告的标准化简化了程式并增强了不同公司提供的财务资讯的可比性,也便于监管者和准则制定者更有效地监督公司资讯披露;(3)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资讯使用者***同或类似的资讯需求。由此可见,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应用广泛的原因在于它对于报告单位,审计人员及监管者是经济的和实用的,而不在于它能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上也存在差别,不同性质的公司通过标准化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资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将打折扣。通用报告模式不可避免的忽略了这种多样性和差别性,从而既不能满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可能给那些需求较少或需求不同资讯的人带来资讯超载的问题,也可能引起资讯的单一化。
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提出哪些方案目前,各类财务报告普遍集中于反映企业一个阶段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各类财务指标等)、经营成果(包括:营收、成本、费用、利润、税收等)、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筹资性现金流等),同时披露一些重要的企业资讯。因此,财务报告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1、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即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才能核算,才能出具财务报告,局限于事后的总结、分析与评价;2、容易受账务处理时效性的影响,即未及时入账的资料无法反映在财务报告中;3、受会计人员主观判断影响,即使是同一个业务,不同会计人员归集的科目也可能不一样,导致财务报告资料产生偏差;4、与预算相脱离,一般企业的财务报告,很少与预算相联络和比较,使预算变成一纸空文,难以发挥预算应有的控制功能和约束力;5、报告范围较窄,与经营管理的结合度不高,财务报告一般以账为核心,难以跳出财务资料的限制,普遍缺少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的分析与评价;6、缺乏前瞻性,即缺少对于未来经营管理以及相关财务资料的预测,或根据未来的财务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以及对于现有问题与不足提出改善方案。
财务报告的相关法律有哪些中国对于财务报告审查的法律、法规性规定,随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逐步加强。
国务院1992年释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资产负债和损益考核制度,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报 *** 有关部门审批。有条件的,经登记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审查后,报 *** 有关部门稽核”。
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生产办1992年5月印发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中规定:“经批准,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票可以交易或转让;股东数不得少于规定数目,但没有上限;每一股有一表决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公司应将经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过的会计报表公开”。
《中华人民***和国公司法》*9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表,并依法经审查验证”。
国家体改委1992年5月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第六十九条和《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第四十六条,都规定:“会计报表需经注册会计师验证”。
《中华人民***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承办的*9项业务是“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同时,在第十六条中规定“会计事务所对本所注册会计师依照前款规定承办的业务,承担民事责任”。
国务院1996年4月释出的《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为了有效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提高会计报表质量,要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根据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要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即:凡是没有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1996年年底前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凡是没有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在1997年年底前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到2000年依法应当实行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所有企业,必须实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为了防止注册会计师在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中发生质量问题,国务院还规定:“国家主管机关应当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每年应抽查一定数量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反《中华人民***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或审计准则、规则,有意隐瞒真实情况、甚至通同作弊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取消其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资格;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吊销该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的营业执照”。
财政部1995年2月印发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年度财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查账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规范》第八十三条规定:“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不得示意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当的审计报告”。
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责任有哪些根据《会计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根据公司治理结构要求,治理层应当对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资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智慧财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2.财务报告资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的经营型别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资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资讯。过时的资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资讯使用者决策失误。
3.财务资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把财务资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资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资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资讯,有的喜用文字资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资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资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资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拓展资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资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资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路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资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资讯披露的内容,改进资讯模式。
第一,拓展资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经济事项所必要的资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使用者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使用者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资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二,改进资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资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资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财务资讯和非财务资讯(如经营业绩资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非财务资讯主要用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资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资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资料转化为财务报告资料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演算法程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
3.改进资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资料分析
会计资讯质量特征是以资讯使用者对会计资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资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资讯,必须在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资讯的审计,以防因提供不确定的资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管理当局操纵会计资讯。
财务报告粉饰的型别有哪些?财务报告粉饰分两大型别:粉饰经营业绩与粉饰财务状况。
一、粉饰经营业绩的型别:
1.利润最大化
2.利润最小化
3.利润均衡化
4.利润清洗
二、粉饰财务状况的型别
1、高估资产
2.低估负债
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性有哪些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局限性或改进: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1)计算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
(2)没有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
(3)没有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框架:
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阐释:
(1)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次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
(2)权益乘数即财务杠杆,反映企业的财务政策。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解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大家现在都清楚了吧!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资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资讯加以分析。
常见财务报告风险点有哪些收入确认 全新的聚合收入确认标准让初次接触者无所适从。这一标准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同开发,旨在提供基于原则为标准的指导,并提高跨地区和行业的可比性。该标准于2014年5月出台的生效日期一再推迟,并且政策内容仍在不断修改,但它将为财务和其他领域带来一些重大改变,但其他业界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即使有变化,管理会计师还是可以依靠所学温故知新。例如,承诺类似于交付,履行义务类似于一个单独的记账单位。虽然新标准与旧者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核心仍然是基于经验,比如应该了解履行义这一概念。但是新标准实施后,缺乏相关知识或经验会导致出现更多的错误和报表修改,不是因为财务试图欺骗其他人,而是因为还没有人知道所有的答案。 一些常见的概念大家也需要关注,比如成本递延。在收入确认标准中,这一概念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你可能会想,“如果我递延成本,那么我必须弄清楚摊还期是多久?但事实上这些成本本身是可回收成本吗?” 企业可能需要调整内部成本核算系统来适应此递延程式,因为原先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看待内部成本的方式可能已不符合新标准的要求,或者因为系统内部缺乏外部报告过程中的严谨和控制。有很多事情必须重新审视,这个重新审视的过程可能会令很多公司感到吃惊,因为你正在按照收入标准来处理成本。 电子表格我们都使用电子表格,但一旦电子表格变得有点复杂,就很容易出错。你总希望这些错误不重要,或是能够发现并纠正它们,但电子表格中的错误仍然存在。幸运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将此类错误降到最少。 首先,你必须确保建立电子表格时没有错误;然后,你必须管理建立的电子表格。这是一个访问权问题,你必须保护电子表格确保其他人无法改动它。他人可以阅读该电子表格,但无法做出更改。有一些简单的技巧可以帮助实现此类控制,减少在制作电子表格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如果是***享驱动器,那么在驱动器上财务部的每个人或许可以访问任何电子表格。所以把驱动器分类,为预算组、应付账款组和总账建立不同的***享驱动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果财务部门很小无法分类,简单的密码保护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划分访问权是非常有益的。 IT访问 对于有众多员工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但重要的是为最低数目的人员提供访问权。当大部分人都只需要访问和搜寻系统时,你不希望有很多人拥有系统访问许可权,或是更改和新增总分类账的许可权。因此,应该考虑限制某些个人在特定时期内的访问许可权,例如限制记录特定型别条目的访问。 现在员工流动频繁,任何规模的企业都很难确保有人离职后,IT部门都从系统中删除这些人的许可权。但真正的困难在于,当有人在企业内部转岗后,不仅要授予他们进入新系统的许可权,同时还要关闭其对旧系统的访问权。尽管99%的员工都不会做出任何不良举动,但公司必须对此未雨绸缪。 差异分析 这是很多企业都在做的事情:月度环比、当前与预算之比和其他各种指标比较,这些对比可以提醒企业是否出现正常范围之外的异常,是否需要更仔细的调查。差异分析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但是很多依靠此控制工具的企业对该工具的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如果要使用此控制工具,需要设定非常具体的阈值来触发进一步调查。如果只是观其表象,那就很难将其定义为控制工具了,所以必须设定一个百分比或金额差异要求,从而引发更详细的调查,并持续坚持下去。 另一个问题:企业的差异分析是否有任何发现?如果从来没有任何发现,也许是阀值太高了。如果整整一年都没有发现任何值得调查的问题,那么应该引起怀疑,因为大多数公司的会计制度并没有那么完美。 如果发现差异,则需要适当应对,修复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找出为什么出现错误。是否在控制流程上游出现了问题? 差异分析的最后一个方面是不要过度依赖自动生成的报告,因为你无从知晓这些报告是否正确。建议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来确保报告的正确性,以及报告抽取了实际需要的资讯。如果是通过某种形式的资料查询抽取资讯,但有人在资料库中添加了一个列或做出了一些更改,就有可能导致报告错误。所以必须注意报告的准确性,并确保报告抽取的是所需的准确资讯。 估值 这是一个判断力真正发挥作用的领域,虽然你并不需要成为估值专家,但至少要理解估值专家的估值模型是如何运作、关键假设的概念,以及这些假设的敏感度。如果一个假设对估值的影响达50%,显然需要确认你是否真的接受这种假设。管理会计师需要像估值专家一样问正确的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关键在于:愿意问这些问题,不期望自己知晓一切答案,能够谦虚地说:“把这个给我解释一下,或许再解释一遍。”因为你要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负责。 最后,每个人都应该至少对估值有一些知识了解,管理会计师需要知道所在领域的估值主要型别等,这样当估值专家来找你,你可以知道他们使用的估值方法对你的业务而言是否有意义。 个人偏见 我们都应注意自己无意的偏见,为自己解释开脱很容易:“哦,我这样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那样做是因为那个原因,所以是正确的。”但你很可能在意识到问题之前已经越过了雷池,这时每个人都会说,“你怎么可能做出这个决定?” 保持谦卑、不认为自己知晓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且依靠别人的帮助,这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管理会计师远离困境。但也不要过于卑微和依赖他人以至于屈从于别人的判断。你仍需保持机敏的头脑和足够的信心,并最终做出良好的判断,这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并在职业生涯中保持此平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