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的大纲

1.中国古代文化教育:

(1)先秦:秦秋晚期,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战国时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质上是文化高压(抑儒尚法)。

(2)秦汉: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后来流行隶书;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起因是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争,虽有利于巩固大一统,但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官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标准在两汉时期逐渐由德才兼备发展为只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地主(士族门阀)形成并发展起来。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3)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但它必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无法继续。

(4)隋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武则天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能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唐玄宗前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设集贤院,广聚学者。

科举制的进步意义:抑制士族门阀;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吐蕃创制了吐蕃文字。

隋唐时,中印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玄奘和义净,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中朝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崔致远。

(5)宋元:北宋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掌握;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一是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二是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三经新义》,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契丹人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

元昊仿汉字楷书创制了西夏文字,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元世祖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见解,答卷文体有严格限制,它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文字狱以清代最严重,这种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中国古代工商业

(1)先秦: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夏朝青铜器目前发现尚少,商朝青铜产品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商朝重视商业和交通运动业,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

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许多政治中心(如临淄、邯郸、郢等)也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聚集中许多人口。

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

关键词(产品、市场、人口、商人)。

(2)秦汉(不作高考要求):汉武帝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盐铁官营,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

西汉的长安、临淄等地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纺织业。

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

商业通道四通八达;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同少数民族的贸易频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出现了五大名都(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

关键词(交通、市场、民族、货币、都市)。

(3)魏晋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

不少城市遭到破坏,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由于社会秩序稳定程度的差异(南方相对稳定),南方商品经济与北方相比,相对比较活跃。

关键词(总体缓慢、南方活跃)。

(4)隋唐:国内陆路和水路交通方便;隋用五铢钱;唐高祖以后用“开元通宝”铜钱; *** 设官员管理市场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当时店铺营业面积和买卖时间有限制;唐后期,出现了夜市、草市等;胡商(外商)遍布各大都会;当时黄河流域的商业大都会是长安和洛阳;长安城里坊(住宅区)、市(商业区)分开;武则天时,在洛阳引漕渠开新潭,船可进入市内;长江流域以扬州、成都为商业中心(扬州是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关键词(交通、货币、官员、市场、商人、都会)。

(5)宋元王安石变法:市易务——管理市场物价、税收等。

总体情况(不作高考要求):大城市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市界限,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市内有娱乐场所“瓦子”;保护和垄断本行业商业利益的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货币;元朝时,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杭州时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宋元时,泉州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元朝在各港口设市舶司;辽、金与高丽通过使节贸易保持经济上的联系,并在边境上设置榷场。

关键词(机构、活动、货币、都会)。

(6)明清: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 *** 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几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关键词(市场、产品、交通、城市、农村)。

3、中国古代农业

(1)先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2)秦汉: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

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 *** 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汉代农民的负担,主要有田租(较轻)、人口税(较重,含算赋、口赋)、更赋(代役钱)、杂税、杂役。

(3)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

隋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

隋朝农民年满五十,可纳绢代役。

唐朝时,“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谷物,“庸”指纳绢或布代役,“调”指每年缴纳定量的绢或布。

实行租庸调制的意义是利国(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巩固了国家统一)利民(保证了农民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减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即两种征税标准(资产、田亩)和两个交税时间(夏、秋两季)。

其意义在于:税制得到统一,保证国家财政;改变人丁为主,放松人身控制;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是封建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

缺陷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转嫁农民身上;加派许多苛捐杂税。

(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

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

(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

意义:减轻农民负担,松驰依附关系;适应商品经济,有利农商资萌。

清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并固定人丁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意义:人头税已全废除,人身控制更松驰;促进农业发展,激化人地矛盾。

4、中国古代政治

1.先秦:禹建立夏朝,禹的儿子启接替父亲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

作用:初期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后期造成了割据,削弱了奴隶制。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2.秦汉:秦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3.隋唐: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进一步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发令,门下省审令,尚书省行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

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是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

4.宋元:北宋初,中央宋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地方文官做知州,通判相牵制,死刑中央复核。

积极:铲除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利于经济发展;消极: *** 官员冗滥,军队指挥不灵,地方财政困难。

辽实行“蕃汉分治”,南面官任汉契人,统治 *** 渤海人;北面官是契丹人,统治契丹少民人;北面大于南面官。

西夏仿唐宋,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分管行政、军事、监察,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 *** 地区。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5.明清:明初,在中央废丞相分六部,另设殿阁大学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设西厂。

清初,内阁、六部置于议政王大臣会议控制之下,皇权受限制,后康熙帝对其削弱雍正摆设乾隆撤销;雍正帝设军机,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