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育法律素质
21世纪,迎接我们的是知识经济化、教育信息化、人才市场化的发展大势。英盛观察认为国家对教师素质提高是一种强化训练,我们必须做到:
一、理论的提升
目前,在相当一部分教师中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闲余时间多,读书时间少;地摊文字读得多,教学书籍读得少;一知半解的知识多,系统书籍读得少;实践经验多,理论功底少(浅)。这样的教师,怎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又怎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居高方能临下,见多才能识广”。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新世纪教师应该名家名师的足迹,不断学习先进理论,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和定势,创新教学方法、技巧、手段、拓宽视野和知识面,优化理论结构,结合教学实践,用理论来指导教学行为。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靠的是教师,而观念的转变才是落实和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过去那种唯我独尊,只做“执行者”和“传话筒”的角色观以及单一的传授方法显然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1、角色观的转变。
过去我们把自己比作园丁,我们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是主动者,支配者,课堂的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听、被动的学,学生是被动者的服从者。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授给学生知识已并非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引导学生自主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要从信息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学会不断的更新知识,成为知识探索的典范,合作教学的引导者,成为学生智育、情感等方面的促进者。
2、课程观的转变。
有教师坦言,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师:“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么样上课。”这一坦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个现实问题。这种现象过去存在,今天仍然存在。这一现象说明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教师缺乏了从事教学研究的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这种意识扼杀了师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开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这是为人之师的一个永恒主题。
3、行为观的转变。
这里的行为指的是教学行为,过去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单向的培养,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大部分教师体罚学生、辱骂学生、嘲笑学生、不尊重学生、不善于赞赏学生;在教学上,教师不善于反思自我。面对新课改,以上我们存在的这些教学行为已无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是:对待学生,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对待教学,强调帮助、引导学生;对待自我,强调反思;对待同事,强调合作。
4、教学方法的转变。
过去我们采取传授的方法,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参与式的教学理念,倡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5、评价观的转变。
现在,新课程改革进展迅速,然而应试教育的势头却有增无减。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已成绩为主要依据,因此,“分、分、分,教师学生的命根”已成为教育界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评价观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因此我们要用综合的、多维的、有利于学生发展进步的思想作为评价理念,让我们教学评价从单纯的分数积累走向人文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媒体艺术的运用
“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僵化的思维定势,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摈弃过去的教授方法,熟练运用以电教为主的“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模式,全方位、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多层次地启发学生,引发发散性思维,使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等得到训练;使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师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科研意识的强化
素质教育呼唤事务型教师转型为科研型教师。教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育科研,然而,教师一跨入教育科研领域,原有的知识就显得捉襟见肘,面临脱胎换骨的考验。因此,教师必须强化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攻克科研难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想适应课改的要求,就必需改变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