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加坡的。
根据新加坡的宪法,新加坡实行的是议会制(内阁制)政府。国家机构三权分立,总统由直接民选产生,为国家元首。国会议员也是选举产生,总理从国会多数党中产生,其领导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由独立的公***服务委员会管理公务员的聘用以及处分。总理从议员中选出内阁部长。
在过去的40多年中,人民行动党一直是唯一的执政党,在议会中也鲜少有能够形成监督力量的反对党。外界普遍认为,人民行动党对反对党以及异议分子的打击是毫不留情的,包括在选举前重新划分选区、运用行政资源以及诉诸法律行动等。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人民行动党确实在新加坡民众中拥有很高威望,在建国后的历次选举中该党的总得票率从未低於60%。
有些西方国家指责人民行动党主宰了新加坡主要的政治舞台,因为国会成员绝大多数都是该党党员,三任总理李光耀,吴作栋与李显龙也都是人民行动党党员。虽然国会的构成来自选举结果,但要把新加坡政治视作民主舞台并不具太大的说服力。新加坡即便是实行选举制度,也有些人认为新加坡政府体制似乎更接近一党执政而不是民主政治。
一般认为,新加坡言论自由的空间自1965年独立之后就一直受到压制,虽然近年来为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展现更开明的政府态度,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放松。有些人认为,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政府持股的方式间接控制了该国两大媒体集团,反对声音也因为种种限制很难通过其他私人出版机构出版其著作或发表言论。外国媒体对新加坡政府的批评往往会导致诽谤官司,或被限制在新加坡的发行量。此外,个人或民间组织也被禁止自行安装卫星天线接收器,所有外国电视节目都可被审查。政府也对网路进行管制,具体管制情况不详,不过封锁的网站类型多为一些色情网站。
人民的行动自由并没有受到太大限制,但当局对一切集会活动都非常关注。在新加坡,只要达到一定数量的户外集会都必须向警方备案。新加坡的内部安全局拥有非常大的权限,被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内部安全法授权可在必要时无限期拘留任何被怀疑可能对种族和谐与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人士,并可以在不经审讯的情况下扣押多年。有些人认为,这部法律在人民行动党政府对付***产党的时候被滥用。
此外新加坡的高压管制还表现在对日常行为的监督上:口香糖被禁止在新加坡境内销售(医疗用口香糖除外);随地扔垃圾、使用厕所后未冲水、在公众地方吸烟、乱过马路(不在指定的过路处过马路,如不利用天桥或隧道过马路)、地铁上喝水或进食都会导致高额罚款或强制劳役,如罚在公众地方扫街;当地传媒记者会拍照被罚人士,被罚人士的「洋相」会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章的头条。该国还拥有可能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禁毒法律,携带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贩卖用途的主要刑罚为绞刑(在当地,藏有15克以上海洛英可判缳首死刑)。此外对於成人男性犯罪者(16岁以上50岁以下)还可使用笞刑处罚。不过虽然大多数外国人无法理解这些严厉的刑法,大多数新加坡人却认为重罚可有效遏止犯罪或破坏性行为。
新加坡是除摩纳哥、澳门和香港以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常住人口超过400万人,其中25%以上是外国公民。在本国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新加坡华人,也是除中国大陆及台湾以外,全球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其他民族包括有马来人(约14%)、印度裔(8%),另有少部分欧亚混血人口。
新加坡本土华人多为中国广东或福建沿海移民的后裔。其中口操福建话(闽南语)的福建移民占过半数,也成为闽南原乡及台湾以外,另一个闽南语大宗使用区。其次为潮州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等,近年来也有少数中国大陆新移民涌进的趋势。然而,在近来推广华语(普通话)的趋势下,华人逐渐放弃其母语。另一方面,印度裔以坦米尔语为主语,马来人使用马来语。
在住房方面,84%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由政府建造的组屋中,价格非常低廉,并且还可以高价再转售给无权购买新组屋的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外国人士。组屋之外最多人居住的是***管式公寓(Condominium),属於私人性质的住宅楼房,价格一般是政府组屋的四、五倍之多。此外还有少部分的排屋(即联体别墅)或独栋别墅。
新加坡宪法中列明马来语为国语,但官方语言包括了英语、华语以及坦米尔语。政府机构与社群之间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学校也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早期的新加坡华人大多习惯使用不同的方言,但是经过80年代几次由政府大规模主导的“讲华语运动”后,绝大多数新一代的华人多习惯使用华语;此外新加坡政府对电视、电台的华语节目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例如许多从台湾进口的闽南语电视连续剧和香港进口的粤语电视剧就必须用华语重新配音后才可播出,香港电影也一律得以华语配音后才可上映。
英语虽为新加坡通行的语言,但新加坡式的英语(Singlish)情况十分普遍。因此,新加坡政府又发起了「讲正确英语运动」,鼓励国民学说、多说以英美英语为标准的规范英语。
[编辑] 宗教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会,也因此汇集了世界上多种宗教。
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
佛教: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42.5%,信徒基本为华人。
伊斯兰教:具有马来或巴基斯坦血统的人民基本都是穆斯林,另外也有部分印度血统的回教徒。现全国***有穆斯林约34.8万人,并建有清真寺约80座,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花蒂玛清真寺和苏丹清真寺。
基督新教与天主教:10岁以上信徒36.4万人(占14.6%), 有186座教堂[来源请求]。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禧街(Hill Street)的阿美利安教堂(Armenian Church)和圣安德烈路的圣安德烈教堂。
道教:占人口的8.5%,信徒基本上为华人。
印度教:有教徒8万多人,基本上是印度裔。印度庙22座。
其他宗教人数较少,合计只有1.1万余人。锡克教是19世纪从印度传入的,教徒主要是锡克族警察、看守人,有7间锡克庙。如奎因街(Queen Street)的锡克庙(Central Sikh Temple)。犹太教在新加坡有两个会堂。拜火教没有庙宇。新加坡虽然施行宗教自由政策,但对少数宗系,如耶和华见证人,仍有所禁制。
1965年后新加坡经济成长迅速,是新兴的已发展国家,也是「亚洲四小龙」之一。重工业主要包括了区内最大的炼油中心、化工、造船、电子和机械等,拥有著名的裕廊工业区(Jurong Industrial Park)。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在机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此外,新加坡也是亚洲的区域教育枢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留学生前来升学,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和吸纳不少人才。旅游业也在总体经济结构中占重要比重,游客主要来自日本、大中华地区、欧美地区和东南亚其他国家。
早期的新加坡是众多跨国公司在东南亚投资的首选地,得益於该国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以及较低的成本。但是随著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相继发展,新加坡的这些优势逐渐丧失,许多工业、制造业纷纷外迁。然而受限於自身环境以及全球经济萧条影响,2001年新加坡GDP负增长率达到2.2%,迫使政府开始考虑其他的发展道路。目前该国政府开始鼓励私人创业以及依靠中国大陆及印度的崛起调整经济结构,鼓励企业到新兴工业国家进行投资,但还未见成效。
新加坡的旅游业也十分发达,本地仅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便超过900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数量增长最为显著,主要是由於政府减少中国公民签证程序以及延长逗留时间所至。为进一步鼓励旅游业的发展,新加坡也非常重视廉价航空的发展趋势,除了建立两家私营的廉价航空公司外,也鼓励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廉价航空公司将新加坡列为目的地之一,也表示愿意降低樟宜国际机场的使用费用。
新加坡教育制度类似英式制度,除了各语文类科外,均以英语为媒介语言。一般修读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学后能选择到初级学院、高中或理工学院就读,前两者半数以上能升上国内大学。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学院与三所大专学府,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都是亚洲颇具盛名的学府。
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留学生前来升学,令该国成为亚洲的区域教育枢纽。
新加坡教育制度常被批评为过分依赖教材,扼制了有弹性的独立思想空间。本土电影《小孩不笨》就很有效的抨击其制度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