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应该是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呦呦鹿鸣食我之苹”吧?

是的

《诗经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首“小雅”首篇不如《关雎》流传广远深入人心,现在将它试译为现代诗如下:

野鹿呦呦一声声鸣,啃食原野青苹苹。我有嘉宾坐满堂,鼓瑟吹笙喜盈盈。

吹起笙管度良宵,献上薄礼心意到。各位嘉宾敬重我,引我仁义行大道。

野鹿呦呦一声声高,啃食原野青蒿蒿。我有嘉宾坐满堂,品行昭明德行高。

关爱子民不刻薄,四方君子仿效他。我有美酒敬各位,开怀畅饮在我家!

野鹿呦呦一声声真,啃食原野青芩芩。我有嘉宾坐满堂,鼓瑟弹琴奏佳音。

佳音奏起叙友谊,酣畅淋漓诉情意。我有美酒请畅饮,欢乐爱心永铭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宾主宴饮之乐,主人宴客,嘉宾满堂。而企图表达的思想是:主人向宾客请教大道——“示我周行”,宾客则报主人以忠告——“视民不恌”,意为“应心胸豁达,善待子民”,以此形成威望,而令天下君子学习仿效——“君子是则是效”。主人感激,娱之以乐,享之以酒,——“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并咏之于诗。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各章主旨依次为:

首章写嘉宾来访,主宾友谊忠挚。诗的开头以“呦呦鹿鸣”起兴,其中“呦呦”、“悠悠”同声,“鹿”、“禄”谐音,含福禄长久之意。“食野之萍”,言食物广多。而请嘉宾到来却非为酒食,“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第一章写主人敬宾如此。

次章第一句为押韵将“萍”换为“蒿”,句意无大变化,而更强调嘉宾的人品高尚,所谓“德音孔昭”。而“视民不恌”,可理解为这既是嘉宾的品行,又是嘉宾的忠告。于是主人更加要款待嘉宾:“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可见这种款待也不仅仅是只敬酒食。第二章既写主又写宾。

末章开头也是只在韵脚处换一字“芩”,描绘出一派主宾在音乐声中情投意合、其乐融融的欢乐气氛,“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最后一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与第二章尾句句式相似,以长句拖长音韵,延续乐趣。第三章仍然写主又写宾,重在主宾***乐。

我们看到,诗人虽写宴饮,重点却非在描绘吃喝,诗人企图借宴饮这一特殊场合,彰明朋友间应以正直大道互砺、应以高尚德行***勉的主题。这个写作意图,后世文人应该不难悟出。而宴会上的琴瑟合鸣,营造出一种热烈和睦的气氛,烘托出主宾皆是高尚文雅之人。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这也是一首歌颂人伦的诗;比起《关雎》歌颂男女两性情谊,《鹿鸣》歌颂的人伦关系范围更广、意义更深远些。而借助饮食酒宴来宣传思想、深化友谊这一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在这首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中也得以表现。

写法上,《鹿鸣》同样体现着《诗经》基本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三章均以“兴”的手法开头,“食野之萍”、“食野之蒿”、“食野之芩”之呦呦鸣鹿,引出酒食丰美、鼓瑟鼓琴的宴饮盛会。同时,“食野之萍”、“食野之蒿”、“食野之芩”各句,又借喻宴饮嘉宾物质上的丰盛、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种巧妙的“比”。全篇铺写宴宾时融洽热烈场面,则为“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