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孩子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大山的孩子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山的孩子作文1

 我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孩子,茫茫雪域雄山、悠悠草原圣地,进化了我稚嫩的身躯,让我茁壮成长。大山总是很落后,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静静地祈祷着即将走出去的孩子们。那里的人们,总是穿着朴素、衣衫褴褛,在风尘中寻觅,在蓝天下呼吸,在庄稼院的街门口守候着。虔诚的信徒,在那寻觅雪山顶上的圣光。那经筒和玛尼颂的祝福,带他们走过梦想的天堂。或许,这仅仅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但那经筒呈现出的光,是用千万颗虔诚的心灵铸造的。在那许多人不起眼的地方,我看到了佛塔灿烂辉煌的金顶,门环上油腻的哈达,挥之不去的袅袅桑烟,微弱的灯光和永远充盈的灯油盆。我听到了沉静的诵经声,笨重经筒的转动声,虔诚的磕头声和转经老人粗重的喘息声……

 为此,我很兴奋能与大山结此缘。大山曾一度的教导我们虔诚与信仰,解说我们六道轮回与信佛信因果之大道理。我很感激大山的馈赠,可,我在大山的怀里成长,大山没把我教化成伦武能上马提枪,论文能吟诗作赋之人。所以我决定离开了大山,来到了这茫茫人海、尔虞我诈、心计大战的另一世界。走出大山,也许是另一种错误的选择,因为我在这里感觉不到温度,再加上高富帅与土豪的排斥,最终让大山的孩子崩溃。

 大山的孩子不善表达、词穷,大山的孩子见识有限、愚昧。但这些任何外在的评点都是轻浮的、浅薄的,从而也是可笑的可耻的。善解我们大山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保持深深地缄默。

大山的孩子作文2

 我喜欢大山,爱它的坚毅、庄严和自由。五月份正是出去游玩的好时光。我提前计划好了,这一次我们就走进大山,去体验漫野旅行。

 到了山脚下,一眼望去,整片绿色的大山被星星点点的红色点缀着,那就是野草莓了,家乡话叫“阿公公”。上山后,我可没有猴急似的'到处采摘,因为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只有看清楚野草莓的样子,才不会采错导致吃坏肚子。你们听说过猫草莓、蛇草莓吗?猫草莓有一根倒钩刺,一吃舌头又疼又痒还麻,可难受了;而蛇草莓是有毒的。能吃的只有野草莓和刺草莓。野草莓只是甜,而刺草莓还有酸酸的味道。刺草莓长在带有很多刺的树上,这就很难摘。

 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有许多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下面会不会像书里说的那样,藏了很多的鱼虾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网兜与塑料桶,准备翻开石头见证下面的宝藏。我卷起裤腿,慢慢地走进水里,水还有点温温的。水里有几条鱼在游来游去,我试着拿网兜和它们嬉戏,可没有兜到鱼,反而在翻石头时因用力太猛把衣服给弄湿了。一旁的老爸见了,哈哈笑道:“照你这样翻石头,鱼虾不跑远才怪呢!”看来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技巧才行,为了让家里的两只乌龟能够好好地吃上一次野味,我也是拼了!

 夕阳西下,白云变得红彤彤的,大地变得金灿灿的,我想永远成为大山里的野孩子。

大山的孩子作文3

 朋友要给山里的孩子们送些书包和文具。反正也没什么事,也乐得和他走一趟,去看看景,去散散心,去听听故事。山里的孩子们并没有我想像中的穷和苦,小脸也都吃得园乎乎、鼓嘟嘟的,透出些好看和可爱。穿得也并不褴褛。书包文具也还算新。看来,党的富民政策在这里还是得到了体现的,虽说尚不够富裕,可也温饱有余了。坐下来,和当地团委、教委的干部聊聊天,却听出了更多的对这些孩子们前程的担忧。努力学习,对他们当中的好多孩子们来说并不算难,可一路走去,初中,高中,大学,无业,再回到村里这样的一个轮回过程,却是让他们不敢展望的。在这个轮回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山里到城里,从城里到市里、省里,在广见世面,与城市中那些养尊处优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同生活的同时,晴雨美文,又能够树立起多少的自信,能够压抑住多少的自卑,也是不能够预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一段经历其实也是蛮让人担心的。这个话题显然是沉重了些,可又不无道理,外面的世界虽精彩,可也更无奈不是?于是,面对着眼前这些个还是天真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的孩子们,我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是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呢,还是别的?我忽然就想到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个错误的结论,因为机会本身就不平等,何来的面前呢?对于一个山里的孩子来说,他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又真的能走多远呢?

大山的孩子作文4

 凌晨天未亮,便早已从睡梦中醒来。抖擞抖擞精神,从简陋的炕上站起身,伸伸手,弯弯腰,又是一天的开始。来不及在家逗留太长时间,随手便拿起几个大人们起早准备的馍馍起程了,他们正要去好几里外的学校上学。

 上学途中,由于天未亮的缘故,风吹过这片土地,伴着一丝凉意,上学的孩子们仍旧啃着手中的馍馍,迈着大步,向前走着,路是不平坦的,不过,孩子们早已熟悉了上学的路……

 小小的肩膀,大大的书包,几十分钟的路程让孩子们感觉到有点累。学校就在前方不远处,一路小跑,到了。

 推开那一扇早已布满锈迹的大铁门,一排用砖瓦盖起的教学楼出现在眼前。教学楼的旁边有一根用木柱做成的升旗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悬挂在旗杆的最顶端。老师们正站在教室外等待着从家里到来的孩子,脸上呈现出淡淡的笑容。还好,孩子们都平安到达学校,老师们每当这时,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在山的那边是海,用信念凝成的海……”天渐渐亮了起来,从学校里传出了朗朗读书声,老师站在用石头简单砌成的讲台上,拿着手里已经旧得有些泛黄的书本,讲台下是水泥地,没有石砖,有些地方甚至是凹凸不平,孩子们各自盯着自己手中的教科书,一字一句地大声读着,有一种专注的目光汇聚在书本上,不曾转移。朗读完毕,小小的目光投向讲台上的老师,纵然天气有些寒冷,小手和脸蛋冻得通红,也没有减少孩子们那种对知识的渴望

 在教室里待久了,孩子们也就开始盼望着课间的短短十分钟,没有城市里那种齐全的运动设施,也没有很好的运动器械,而孩子们需要的仅仅是一快稍稍平坦的空地,在那片空地上,可以玩老鹰捉小鸡,可以玩简单的跳房子,可以伸展伸展手脚,做做简单的运动,在这个偏远的农村学校里也充满着乐趣,课间的孩子们显得如此活泼,没有一点束缚,无不像一只只快乐飞翔的小鸟,中午孩子们不回家,就在学校吃午餐,对于这些贫困的孩子们来说,午餐是简单的白饭,一点点从家里带来的咸菜足以成为一顿饭,晚上,一些离家远的孩子就在学校过夜了,没有专门安排的寝室,只是白日里的教室,几张课桌足以睡上几个孩子,夜里的孩子依然睡得很香甜……夜很静,他们正等着第二天的日出……

 小小的学校里,孩子们各自怀着自己的理想,贫困并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身处贫困的他们却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也许让那些孩子们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为了走出这座大山,为了到外面的城市去闯荡,为了不再成为同祖辈一样的文盲……而努力奋斗,刻苦学习……这就是大山里的孩子们!

大山的孩子作文5

 20xx年暑假,妈妈带我从桂林开车五小时一起去了国家级贫困县桂林龙胜县伟江乡,探访大山深处和我同龄的孩子——伍丽燕、蒙乘龙。

 两位小朋友的家都在高高的山上。上他们家一定要爬山。很少爬山的我,才爬了一半,却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站在山下看看他们的家,好像也不远,没想到也爬了40分钟呢!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下山时,一看下面,小腿不禁发起抖来。妈妈问送我们下山的伍丽燕:“走这条路你一***摔了几次?”伍丽燕说:“数不清了。”我想山里的孩子每天爬山上课多辛苦啊,不过,现在伍丽燕所在的伟江乡民族小学有国家资助的宿舍,可以住宿,就不用天天走山路。不过学校的条件和我们学校比差远了。

 我们去探访的两位小朋友家都属于贫困家庭,蒙乘龙的妈妈去世了,姐姐在外地上大学,爸爸也在外地打工,他一个人住在家里,仅有隔壁的大伯帮忙照顾照顾他。伍丽燕的父母身体不好,哥哥也在外地读书,家里负担很重。虽然学习条件差,但两位同学的成绩都很好。蒙乘龙年年成绩都是“年级第一”还是“优秀班干部”、“优秀宿舍长”,很厉害。暑假一个人在家练钢笔字,字写得漂亮极了。

 伍丽燕的成绩也很好,总在年级前五。伍丽燕还自学剑桥英语和电子琴,在她的房间看到她不知从哪里借到的一架破破的电子琴,看到她努力对照学校音乐本上的简谱自学弹琴,我感动又惭愧。妈妈为我请了音乐学院教授教我弹琴,而我总是马马虎虎地练琴,一点都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机会,我决定回家要好好练琴。

 这次探访,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我交到了山里的少数民族朋友,他们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我们城市里的孩子也有优点和长处,我们以后可以互相交流学校,***同进步。

大山的孩子作文6

 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山,山上满是树。松树、柏树……,从山脚长到山顶,四季常青,放眼望去,尽是绿意。古树参天,小树挺拔,参差错落,密密地挨着,抬头望去,不见蓝天。

 一股湍急的山泉汩汩而下。山脚,一条清澈碧绿的小溪蜿蜒向远方。

 溪岸,高低错落的窑洞零星地亮着灯光,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这是个依山傍水,却贫穷落后的村子。

 他土生土长在这个小山村,春看万物复苏,迷藏于林中;夏见草木葱茏,嬉闹于溪上;秋观硕果挂枝,奔跑于田间;冬赏雾凇飞雪,游戏于屋前。星子,明月,树影,溪流,一切的一切组成了他童年的摇篮曲,柔和而宁静,把他牵向每个斑斓的甜梦。

 可是有一天,刺耳的电锯声打破了这个宁静。这时他已经成年,并且被选为村长。一丝不安与莫名的恐惧在他心底蔓延开来,他急忙套上大褂,出门去寻那不和谐的声音。

 只见一个臃肿的中年男人叼着烟倚靠在一辆大卡车旁,正忙着指挥工人们到指定地点伐木。

 他径直走向中年男人,坚定地说:“这里不准砍树。”

 “不准?开玩笑。”中年男人朝他吐了口烟圈,继续说:“这是国家允许的。小伙子,给你指条明路,跟着我保你发财。”

 “我是大山的孩子,保护它是我的职责。”

 “啧啧,山能给你钱吗?别傻了。”村民们都围了过来,中年男人提高嗓门冲他们喊:“乡亲们,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山里出来的。可是你们看我,抽的是名牌烟,穿的是名牌衣,喝的是名牌酒。来,都瞅瞅——为啥呀,就是因为我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发资源!”

 村民们被打动了,纷纷要加入伐木队伍,他阻拦无果,中年男人给他一支烟:“喏,尝尝鲜。”

 于是,家中的女人和孩子都到田里劳作,男人都到山上砍树,春夏秋冬。

 于是,新屋建起来了,新衣添置起来了,菜肴丰富起来了,溪水上游甚至建起了工厂,加工木材,销往远方。日子在一天天变好。

 于是,大山的绿色一天天地减少,无际的田野一天天地荒芜,清澈的溪流一天天地浑浊,小鸟的歌声一天天地悲伤。大山的病情在一天天加重。

 可是有一天,那个中年男人突然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据说,中年男人的家乡因过度砍伐而引发了洪灾,他的妻儿和财物都“生死未卜”。

 村民们惊醒了。他们回过头,看到的只有伤痕累累的大山,乌黑泥泞的溪流,杂草丛生的原野——昔日的“天堂”满目疮痍。

 于是,他带头放下锯子,拿起铁锹,扛起“植树造林,垦荒复田”的大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山慢慢地恢复了健康。

 满山的绿意如波涛般在他眼前跌宕起伏,天空湛蓝而辽阔。一抹炊烟从天际袅袅升起,在余晖的点缀下,曼妙朦胧,如仙女身上轻柔的白纱。想到在外的儿子来信说,对开发家乡旅游资源的申请已得到批准,不久后这里就会建成森林公园,他欣慰地朝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