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乎的用法和例句
1. 文言文乎的用法和意义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
“乎”与“也”互文通用
“也”字在发展过程中,在语气上、运用上,都有变化。它的语气,强烈果断,用在句尾,当作肯定语气词,主要用于陈述句中,比其他同类词意义明显。《史记·孙子传》:“愿勿斩也。”《史记·淮阴侯列传》:“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语气强烈,都表示肯定之义。由于“也”字读音和邪耶同,有时把它当作疑问语气词的“乎”、耶(邪)用。《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此句“乎”与“也”互文通用。(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2页)
2. 古文“乎”的用法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3. 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例句.虚词与本义无关,而是“曾”“即”“才”等的假借字.“则”可用作连词、副词和语气词.主要用法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1.表因果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2.表示顺承关系⑴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记·苏秦列传》)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⑵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⑶表示所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可译为“就”“便”“才”等.例: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3.表示转折关系⑴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⑵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可译为“是”“倒是”等.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4.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⑴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常会因此灭亡.5.表示并列关系例:则桃李冬实.则桃李夏荣.(沈括《梦溪笔谈》)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可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例:⑴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⑵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语气词用在句末,常与疑问代词“何”一起构成“何则”,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宋人闻之,俨然感悦,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诸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第二十二章》).名词(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同本义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庶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标准权衡器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榜样.如:以身作则动词划分等级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做,作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例句:阅读《红楼梦》 欲速则不达,应该潜移默化,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明白 个中道理.。
4. 乎在文言文中的例句A.表示并列,递进或承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就""然后",其中表示并列关系是,一般不必翻译.
1.舌一吐而(不必翻译)二虫尽为所吞
2.学而(然后)时习之
3.温故而(然后)知新
4.任重而(并且)道远
5.有一言而(连词)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6.堕而(并且)折其髀
7.此不为远者小而(就)近者大乎
8.濯清涟而(并且)不妖
9.启窗而(来)观
10.中峨冠而(而且)多髯者
11.随波而(不必翻译)逝
12.溯迎而(并且)上
13.余强饮三大杯而(然后)别
14.执策而(然后)临
15.潭西南而(表递进)
16.而(而且)年又最高
17.得之心而(而且)寓只酒也
18.佳木秀而(而且)繁阴
19.泉香而(表并列)酒洌
20.人知从太守而(表承接)
21.泉而(表承接)茗者
22。磊而(表并列)歌者
B.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可是""却"
1.人不知而(却)不愠
2.为人谋而(却)不忠乎?
3.学而(但是,却)不思则罔
4.而(但是)日中时远
5.后狼止而(表转折)前狼至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却)不染
7.而(但是)乐亦无穷
C.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行为的方式,手段,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有时可不翻译
1.既而(可不翻译)尽奔腾五阵之势
2.杂然而(表修饰,地)前陈者
3.红装而(表修饰,不翻译)蹇者
4.佣者笑而(表修饰,着)应这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