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的图纸会审要点
图纸会审,是建设工程各参建方拿到图纸后读图审图的必要环节,关乎施工部署、质量安全、合约成本、业主利益、品牌名誉等等,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今天,笔者结合真实工程案例,给大家分享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是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为各位工程同仁提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建筑工程都要经历勘察阶段,进而根据地质勘查情况由设计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先勘察后设计,地基经处理后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目的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
这项原则,在整个设计阶段都会遵照,但在局部设计时,往往容易忽视。如入户大堂、物业用房、配套公建等小项工程,基础结构可能会设置在回填土上,设计阶段承载力验算时所取计算参数,未能考虑回填土施工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施工图设计时也未做特殊说明,一般仅明确回填土夯实度。只要回填土夯实度达到了,是不是就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呢?
笔者参与的项目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审图时发现,结构依附于主楼的一层二层物业用房(二层设计,单层面积16㎡),唯一的一个框架柱通过梁与主楼连接,框架柱下设独立基础的地基为基坑肥槽三七灰土回填夯实,夯实度系数为不小于97%,一层无结构楼板。肥槽深度11米,基础埋深1米,独立基础边长为2米,基础底距肥槽底距离约10米。结构设计平面图见下图。
物业用房平面图
上述问题,可想而知,后期存在地基沉降的概率极大。出于这种考虑,笔者向建设单位申请技术核定,此时,该部位回填土已经施工完成。几经沟通,建设单位并未给出变更方案,主张按图施工。考虑工期影响,施工单位将回填土挖开重新以三七灰土分层夯填,夯实度试验见证取样送检并取得合法合格报告。施工情况见下图。
地基夯填施工图
项目交付半年后,经历了2021年7月中旬的特大暴雨自然灾害,该处物业用房地面墙面出现开裂,初步判断为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若拆除重建,预计损失在10万元左右。本次特大暴雨“降水过程“24小时降雨量达457.5mm,突破历史极值;单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01.9mm,超过日历史极值。”,根据民法典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
该事件已造成不可逆转的质量安全损害,责任有待后论。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该扪心自问:只要回填土夯实度达到了,是不是就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呢?如果答案不是肯定的,那仅仅是夯填处理的地基,就不能作为承载式地基使用了。
所以,今后在图纸会审时,一定要重视地基审查。遇到回填土上设置结构的,哪怕是一个独立基础,都要考虑周全,一定要在图纸会审中提出来并协调各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案。切勿存在侥幸心理,因为结构工程只有一次,质量安全重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