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读后感一:蔡婆儿简评》

窦娥冤全称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根据东海孝妇的民间传说故事所创作出来的杂剧。

故事的全部人物有:

窦娥:原名窦端云,主角,悲剧人物。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卖到蔡婆儿家作童养媳来抵欠银四十两,十七岁成亲,又两年丈夫病逝。

蔡婆儿:窦娥的婆婆。

孛老:路遇赛卢医行凶要勒死蔡婆儿,救下了她。听闻蔡婆儿一人过活,起了歹意要霸占蔡婆儿。

张驴儿:孛老之子,与父亲一起救下蔡婆儿,听闻其家中有寡妇窦娥,遂对窦娥起了歹意。

赛卢医:开药铺的医生。因欠蔡婆儿二十两银子无力偿还,对蔡婆儿起了杀心。

桃杌(wu四音):楚州太守,判案只会行刑逼供。

窦天章:窦娥父亲,落魄文人。窦娥七岁时离开,赶赴洛阳考取功名。后果真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张千:窦天章的随从。

窦娥冤的故事广为流传,小时候就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相关的剧,只是因为有涉及到酷刑、砍头、鬼怪的情节,着实有些吓人,就没敢完全的看下去,只看了一小部分,但依旧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

而今重读一遍文字,再一次的为窦娥感到了命运的不公和深深的冤屈,以及由此推之对底层人民生活不易的感叹。

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细微之处,对作者描写的人物有了更深的认知。

首先就是蔡婆儿,以前一直觉得她是位还算不错的好人,老实本分,待窦娥也是如骨肉至亲一般。而现在细读文字后,却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第一点,原文“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可以看出蔡婆婆的生财之道,应该是高利贷之类的。难怪赛卢医会对她生了杀心。

第二点,蔡婆儿被张驴儿父子救下时,她自己说到:“老身姓蔡,在城人氏,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蔡婆儿自己言语中说出了家中情况,被张驴儿父子得知遂起了歹意,想要霸占他们婆媳。若蔡婆儿不答应,就要勒死于她。蔡婆儿胆小怕死,恐惧被张驴儿父子害了性命,遂屈服于二人,答应了。

第三点,到了家中,不知如何跟窦娥说起此事,痛哭起来,窦娥问的急了,她才说道:“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里有个媳妇儿...”,此时却没敢说出是自己事先说出的家中情况,而归为“不知他怎生知道”。想来也是怕窦娥怪罪于她吧。

第四点,为了活命,不但把自己许给张驴儿的父亲孛老,还要劝窦娥一并同意嫁给张驴儿。虽说底层老百姓活着不易,但是如此的恬不知耻毫无下限,实在是令人哀其不幸却又怒其不争。

蔡婆儿是极其典型的封建社会底层老百姓中弱势群体的缩影,平日里老实本分,为生存而趋炎附势甚至表里不一、出卖他人,遇大难则明哲保身。虽然作者为了刻画完美的符合封建礼教的悲剧人物窦娥,让她对婆婆始终孝顺听从,但字里行间也看出了窦娥的无奈心酸和愤恨抗争,以及对蔡婆儿这类人物细微处的贬义描写,更能含蓄的表达出作者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