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编办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三个服务”探析

其实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分离和独立,而是彰显了机构编制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标志着机构编制部门从过去以审批机构、编制为主,转变到审批与管理并重,延伸管理链条,扩大管理范围,实行精细化管理、动态化管理上来;以为组织、人事、财政服务为主,转变为服务与改革并重,以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稳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为重点上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以下简称“三个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机构编制部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的重大使命。县一级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全国四级编制部门的最基层,虽然直接接触经济和社会,真实了解基层对机构编制工作所需所盼,可以为他们提供最直接的机构编制服务。但是,受方方面面制约,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发挥职能,做好“三个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服务对象上,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和无限性与机构编制服务的单一性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服务手段上,由于受到行政机构编制严格管理的限制,几乎没有调控余地,事业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以及只减不增,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服务手段和服务空间非常有限;在职能行使上,由于县级领导工作任务繁重,往往只根据工作需要和自己感性认识来决策机构编制工作,不注重调查研究,不注重发挥机构编制部门作用,县级编办工作只能被动应付,成为纯粹的办事机构;在自身建设上,县级编办人员少、事情多,县委、政府对编办建设重视不够,在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作用上做的不够,在加上经费和其他方面限制,严重影响编办职能的发挥;在人员素质上,县级编办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视野不够开阔、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了解不多,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机构编制工作的开展。分设以后,县级编办机构和队伍得到加强,职能在逐步加强,地位在逐步提高,影响在逐步扩大。但是,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存在很大差距。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从合理分配县乡执政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推进县乡(镇)体制机制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高度来审视谋划机构编制工作,切实当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划师”,机构编制管理的“精算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一、把学习作为做好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提升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学习是个体与组织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从而不断实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现代社会是知识和信息主宰的社会,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是一个个体和组织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县级机构编制部门由于高学历、高层次人员缺乏,工作人员大多半路出家,且不够稳定。因此,学习相对于他们显得更加重要。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一项必备素质。要把学习政治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来对待,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在坚定信念、服务大局上下功夫。只有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信仰党的理论,头脑才会清醒,才会确保政治上的成熟坚定和实践上理性自觉,才能运用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业务、懂业务,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前提,机构编制工作业务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的文件,这是机构编制工作业务的根本;二是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的业务书籍和理论文章,这是机构编制工作业务的基础;三是与机构编制工作紧密联系的组织、人事、保障、财政、法制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以及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党务管理等知识,这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保证;四是先进地区机构编制工作好的工作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快速提升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好方法。第三、要加强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水平的体现,是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涵养的重要手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良好的情操,让一个人脱离低级趣味。科学文化知识是肥沃的土壤,只有充分吸取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事业上由追求、工作上由成就、生活上有乐趣。二、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方法,在提高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指通过深入客观实际,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考察,收集各种信息,弄清事实真相,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调查研究是机关工作基本方法之一,机关工作人员要想很好地履行职能,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情、认清本质、发现规律,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做出正确决策,用来指导实践。县级机构编制部门长期以来由于人员少、事情相对较多,没有精力开展调查研究。成立机构、增加编制大都依赖于部门和领导意见,自己没有主导意见,甚至对机构职能不清楚、职能如何运行不清楚、需要多少人员编制不清楚、机构成立后运转情况不清楚,“一问三不知”。机构编制工作主观性、随意性大,缺乏规范性、科学性。以致出现,一些机构有人没事干,或有事没人干现象。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第一使命、第一要务,切实履行好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划师”,机构编制管理的“精算师”,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和国家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精神和本县实际结合起来,认真谋划各项改革,积极服务重大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合理配置执政资源。一要充分认识县级编办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掌握一个县域范围内执政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能,既服务于上层建筑,又服务于经济基础;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管理;既有新机构的成立组建,又有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编制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就拿中等规模县来说,县乡行政机构在100个左右,事业单位在400个左右,行政编制1500个左右,事业编制8000个以上,涉及到近百个行业和类型。做好机构编制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人云亦云。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深化各领域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推进科学发展的前提基础,切实提高决策能力、提升执政能力、当好党委、政府和编委的参谋助手。二要增强县级编办调查研究的能力建设。机关工作人员的调查研究能力是指从事调查研究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是一个机关履行职能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培养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机构编制工作的前提,凡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不研究、不上会、不审批。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机构编制工作良好习惯时,我们的工作水平就会由很大的提高;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方法和技巧是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探索掌握一套适合机构编制工作需要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巧,以此推进工作开展;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在调查研究中,最关键的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讲真话、摸实情;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和关键点,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本质和规律,用于指导、推动工作。三要加强县级编办调查研究的制度建设。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需要***同遵守的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归程,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要使机构编制工作调查研究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制度建设有利于规范调查研究工作行为,通过制度的形式将调查的内容、方式、程序、要求等等加以规范,推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调查研究的开展。另外,制度还带有强制和保障功能,制度要有约束力,对违反规定的,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和好的,要及时进行表彰,不因为人员的变化、兴趣的变化、要求的变化而改变。三、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上下功夫。今后十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机构编制部门的第一位的重要任务。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事业单位公***服务体系,是摆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两大主要任务。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任重道远,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开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就是不断使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相适应的过程,使我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改变那种因循守旧,不善于创新的精神状态,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因此、县级编办工作人员坚决克服就机构编制抓机构编制工作的狭隘观念,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谋划机构编制工作,站在服务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高度开展机构编制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才能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其次,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目前,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大都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平,针对当时机构、人事管理混乱局面,机构编制工作以管住、管死为目标,在当时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县级机构编制及人员的无限膨胀。随着形势发展和经济社会对机构编制工作要求的变化,在控制总量、控制规模的前提下,逐步探索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差别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特别要在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划师”,大胆探索,积极履行职能,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要开拓创新,完善机制。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改革的推进,改变以往机构编制管理内容和模式。例如:事业单位性质不再按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划分,而是按照行政及行政执法、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属性来划分。事业单位人员不再是过去干部身份、工人身份以及全额拨款身份、差额拨款身份、自收自支身份等等,而是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划分,在什么岗位享受什么待遇,一律实行聘用制。另外,随着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将更加灵活、人才流动更加活跃。机构编制管理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更新观念,从建立新机制入手,将机构编制管理和现代人事管理衔接起来,推进现代人事制度的建立,使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 (金寨县编办 王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