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常识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有利条件.
1.经济常识(1)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能加强发展中国—东盟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调剂资源余缺,参与世界资源的分配,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2)发挥比较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各自先进科技成果,增强各方自力更生能力.(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不仅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还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对东盟国家来说,则可利用中国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和市场缓冲力,带动东盟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应对跨国公司挑战,***同促进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双方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借鉴东盟在某些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2.哲学常识(1)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竞争开放的合作平台,将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后,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同发展.(2)发展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无到有,到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等,体现了发展的观点.(3)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来分析.中国—东盟既合作又竞争,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强化合作.(4)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2003年正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成功完成,自贸区在2010终于全面建成.3.政治常识(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对外职能.(2)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是中国和东盟各国谋求长远发展战略,努力争取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的结果.中国与东盟由竞争走向“合作双赢”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各成员国积极履行各项责任和义务,这表明,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发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科技等领域.(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是我国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促进东盟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既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2.中国小知识(超短的)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和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并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夏,金,元,明等,清 *** 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他们的国号都不叫"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和国.
'中国'的最初意思是什么呢?中者,天下之中心也。国者,大都城也。‘中国’的最初的字面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心的大城。‘中国’是华夏君主所驻的城市。华夏正统帝王代表其统治下的华夏帝国,‘中国’也就衍伸为华夏国家。‘中国’自上古(不晚于周朝建国时期)就是华夏国家总体的代称,华夏儿女在夷蛮之人的眼中口中就是所谓的‘中国之人’。此类记载遍布华夏和非华夏的文字记载。
3.有关中国的小知识~~急啊
小知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即东五区到东九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东海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部分)。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和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 *** 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 *** 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 *** 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 *** 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遗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 “陕”。 36、陕西省人民 *** 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 *** 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 *** 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 *** 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 *** 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 *** 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 *** 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 *** 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 *** 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 *** 所在地是西宁市。
46、 *** 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族、汉族两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7、西 *** 民 *** 所在地 *** 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 *** 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
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 *** 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 *** 所在地是成。
4.中国人必须知道的14点国内知识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杀了3个皇帝。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
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游牧民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游牧民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击契丹,到澶州之盟为止;中后期则注重对西夏和吐蕃的攻击,特别是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收复了唐代失地,大大扩张了领土。
北宋徽宗时期联金北伐获得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随后北宋亡于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
(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15: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在亚欧大陆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遭纳 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PS:吉尼斯世界记录人类灾难篇排名第二为:元军对宋朝农民的屠杀(3500万人)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属国(《明实录》等)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
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归根到底是明朝拥有强大的内阁及行政系统,皇权受到极大制约,已经无法与从前的王朝相比。
满清在这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历史**。23: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
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25: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廷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
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廷。
26:公元763年,。
5.什么是"文化"和"知识"的区别中国是一个重知识,轻文化的国家,
什么是文化: 英国学者威廉斯曾说过“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二、三个词之一。
其实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而一般大众所理解的狭义文化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得见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活动,而作为文化研究领域里所指的文化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大文化,国内外的学者都曾先后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予以了多种界定与解释。 据说现在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200多种。
但比较权威并系统归纳起来的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这本书***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162条为英文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 在该书中,两位学者把所收集的162条有关文化的定义分成七组,并在每一组定义后,予以了综述的评判,这对理解每一组定义起到了导向作用。
这七组定义分别为:描述性的定义、历史性的定义、行为规范性的定义、心理性的定义、不完整性的定义。 现将其中的162条英文定义中选出典型意义的定义(以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分组为准,每组择一)摘录如下: 1、泰勒(1871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属描述性的定义)2、帕克和伯吉斯(1921年)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属历史性的定义)3、威斯勒(1929年)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
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属行为规范性的定义)4、斯莫尔(1905年)“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
“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属心理性的定义)5、威利(1929年)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
(属结构性的定义)6、亨廷顿(1945年)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属遗传性的定义)7、萨皮尔(1921年)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一个社会所做、所思的事情。
(属不完整性的定义)。 什么是知识: 什么是知识 对知识的认识 哲学上:理性主义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感官实践的结果,而是概念思维的过程;经验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知识,知识的唯一来源是感官实践。
经济学上: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现有知识的利用,现有知识通过价格信息表示;奥地利经济学家认为知识是"主观的",不能看作是固定的。 管理学上:科学管理认为,将公认的经验和隐性技能定义为客观和科学的知识;人文理论认为,通过不断提高一线公认的实践知识,人文因素在提高生产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综合科学和人文方法的新尝试。
知识的概念数据: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非物质的状态。 信息:已经排列成有意义的形式的数据,从数据中提取,其功能和价值远远大于数据。
知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积累的经验的总和。 智能:激活了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传播、应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