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的策划技巧

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

发现新闻线索是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报道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很多,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读者在来信来电来访中提供、报社的领导者或社会其他部门提供、编辑在其他媒介的报道中发现,等等。编辑记者每天获得的新闻线索是大量的,需要根据新闻选择的标准对这些线索作出分z析判断,筛选出适合进行报道的线索进行采访调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适合采访调查的新闻线索,也并非都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需要编辑策划的只是那些内容重要、意义重大、应该进行由表及里的“线型”深度报道,或者由此及彼的“网状”广度报道的新闻。这种报道不是一两篇稿件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记者单枪匹马所能胜任的,需要精心筹划,多方合作,以成龙配套的新闻报道来实现。

一旦发现值得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的重要新闻线索以后,策划者首先要围绕这一线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报道客体的信息。如报道一个重大事件,就需要了解有关这一事件的背景情况、进展势态、各方面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与此事件有关的其他事件及人物的情况、历史上的类似事件的情况、其他地区类似事件的情况,等等。报道策划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掌握报道客体的相关信息,才能对其本质和意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决定报道如何进行。

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如读者对这新闻线索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他们对此选题的获知需求点究竟在哪里,已知事件的读者对事件的反应、有关专家对事态发展的分析预测、有关领导者对事件的态度和对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策划者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策划报道,而且这些信息有一部分可能直接成为报道的内容。

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如对一些意义重大、媒介普遍会加以报道的选题,要设法了解其他新闻媒介的报道方案,弄清其报道的规模会有多大、可能选择什么报道方式等,这样才能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报道中扬长避短,出奇制胜。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策划前期收集与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策划至关重要。一些重视报道策划的新闻媒介,甚至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类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并且在机制上予以保证。

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一方面是为了对选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必要时作出修正和调整,另一方面还为了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所谓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求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为报道策划指明了方向,报道方案的设计将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报道效果目标与报纸的社会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政治宣传、普及教育、舆论监督、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来实现,因此报道效果目标也相应呈多元化的形态。如通过报道宣传某种政策、观念或主张;通过批评报道揭露社会弊端,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追踪报道传播最新信息、监视社会环境;通过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娱乐,或进行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或塑造报纸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等。具体到一次新闻报道策划,其报道效果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即同时具有若干目标。报道效果目标可因报道选题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报道选题越重要,报道效果目标往往也越高。报道效果目标规定了报道策划的方向,从而规定了报道规模、报道方式与表现形式,报道策划方案是依据报道效果目标而设计的。指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进程、报道方式、表现形式大胆设想.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这一阶段。这是报道策划的核心阶段。

新闻报道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创造性的劳动通常是以一两人为主、更多的人参与进行的。报道思路是设计报道方案所依循的思考途径,报道思路的形成有一个由酝酿期向明朗期过渡的过程。酝酿期是沉思和多方假设的阶段,策划者在此时对所收集的资料、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寻找报道的突破口,不断从正面、反面去进行各种假设,并让这些假设在头脑中反复地组合、交叉、撞击和渗透,不断地否定、选择,形成新的假设和创意。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呈现多种思维状态的交替,思考强度大,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内心困惑出现。明朗期则是顿悟和突破阶段,最终找到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策划者经过长期酝酿,创造的火花猛然爆发,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往往起决定作用。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是高度兴奋的,豁然开朗的顿悟,突如其来的成功,往往使策划者自己感到惊愕和快慰。

1991年底,《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一条通讯《马上就办》,报道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行“马上就办”制度,在读者中引起关注。也有读者来信表示怀疑。有一位读者直接在报纸上批字;“我不信,吹牛吧?”把报纸寄到了报社。针对这一情况,该报一位年轻编辑想出一个巧妙的连续报道方案,一举获得成功。这位编辑后来写文章回顾这段经历:

《马上就办》写得不凡。当时我正值夜班,得以先读为快,读后顿觉振奋。振奋之余,我不免有所怀疑:“真的这么好吗?”姑且心存一疑。

紧张的夜班工作告一段落,只等出大样了。此时,我们请求老范(总编辑范敬宜)谈谈他自己亲身经历的采访轶事。诸如从废稿堆里抬出一版头条,从采访冷遇中引出大新闻,从夜宿乡政府不闻电话声中悟出农村生活变化等等,老范娓娓而叙,听起来颇堪玩味,很是过瘾。

说也巧,两天后我见到了那封后来成为“秘访”由头的来信,立即想起老范所说的轶事,隐隐觉得其中隐藏着大新闻。可那是什么呢?请庞廷福(驻站记者)再访“马上就办”总社派记者暗访,连同记者来信一起刊登?这都不失为新闻,但总嫌其形式不新,新闻味不够浓烈。

这一天,我时不时记挂着这件事情。当晚,在同老范聊天中,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可否请这位读者同记者一起去暗访呢?一种瓜熟蒂落的喜悦、冲动。我试探着把设想说了出来

这段经历生动地说明了报道思路形成的过程。由一封读者来信引出对一个报道选题的思索,先是冥思苦想的酝酿期,然后是豁然开朗的明朗期。一个富有新意的报道思路就这样形成了,由此产生了比较成形的报道方案。这个方案又得到了总编辑的进一步补充,他建议这位编辑带着读者到鞍山市政府采访时不要暴露真实身份,而以办事者的身份实地体验一下“马上就办”是实是虚,还对这一报道的其他细节问题作了详细指导。于是,就有了报社记者和读者一块“秘访”的不凡之举,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一下抓住了读者。《秘访“马上就办”》刊出后,有读者来信写道:“我佩服你们敢于请读者一起进行‘秘访’的胆识和魄力,也赞赏你们的求实精神和读者观念。不过,我想知道,如果‘秘访’的见闻不是《马上就办》所报道的那样,你们会不会如实报道?”可见,读者感兴趣的不仅是报道方式,而且对实质性的内容更为关注。这种疑虑编辑在策划报道时实际上早已有所考虑并做了两种准备,正是为了达到有充分说服力的报道效果目标,才策划“秘访”这样大胆而新颖的连续报道。

报道方案是报道思路的系统化、具体化产物,它将报道思路中的所有细节有条理地明确表述出来。重要选题的报道策划一般还要形成文字稿,在报社内部向有关的报道参与人员公布,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正。报道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前文已经专门论及,主要包括;报道选题、报道范围与重心、报道规模、发稿计划、报道方式、报道的表现形式、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机制等。

在策划重要报道活动时,经常需要设计多套报道设计方案,以便从中比较选择。如1997年元旦,上海《文汇报》国际新闻版策划节日报道时,产生了三个报道设计方案。先想到的两个方案,一个是搞画刊,请几位名家创作一组以1996年重大国际新闻为题材的漫画。一个是出照片,版面以一幅世界地图为中心,四周配上简要文字说明的照片,再用箭头将照片和新闻发生地,即地图上的某一点联起来。这两个方案经讨论研究都有问题:前一个方案的问题在于短时间内不太容易找到十来幅内容和形式都能令人满意的作品,如果漫画不“漫”,味道缺乏,或者“漫”出边界,弄巧成拙,都不好。后一方案的问题在于按报社当时的技术条件还达不到设计要求,也只能放弃。最后被选择采用的是第三个方案,搞一组“外国人过新年”的专题报道,请驻外记者们走上街头,从送旧迎新的角度观察驻在国的方方面面,写成800字左右的小特写发回报社,组合成专版。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实施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⑩报道设计方案的优选,是报道策划核心阶段中的重要一步,这一决策关系整个报道的成败。应该以什么标准来优选设计方案呢?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两方面:

第一,对候选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与报道效果目标两相对照,选择最接近效果目标的方案。对于那些效果预测不能肯定的方案,需要谨慎对待。

第二,对候选方案的实施条件进行分析,与报社内部现有的条件两相对照,选择两者最接近的方案。对于那些报社不具备实施条件(含人力、财力、技术设备、管理水平、时间等)的方案,一般不宜采用。指从报道策划方案付诸实施到报道结束这一过程中,根据报道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原先的设计方案的这一段时间。

报道策划与报道实施是传播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报道策划不能脱离报道实施来进行。因为在传播过程中,策划者必须随时接受实施中的信息反馈,据此调整原先的策划方案,形成“策划?实施?再策划?再实施”这样一个多次循环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报道效果必须以能够有效地控制报道为保障。所以,新闻报道策划在报道实施之前先期运作,形成设计方案;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报道策划仍然与报道同步推进,一方面接受反馈,一方面修正方案,直至报道结束。

在报道进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前期策划中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如报道客体发生变化,报道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读者对报道的态度发生变化,等等。策划者要掌握这些变化,在报道实施过程中适时修正方案,就需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主动地、全面地、及时地接受各方面的信息。策划者要接受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

1.报道者的反馈

记者、通讯员和作者是采访报道的直接操作者,他们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最多最细,对报道的效果也获知最快。他们既是报道的参与者,又是报纸和社会间沟通的桥梁。一个报道能否按原计划推进下去,报道者的感觉往往是最灵敏的。而且,由于报道者对报纸。对读者、对报道对象的情况都比较熟悉,他们常能对报道的调整和补充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如1988年《经济日报》开展过一场关于“三角六”的讨论,起因是鸡西市公***汽车公司的一名售票员被发现“贪污”了三角六分票款而受处分。此事在处理过程中引起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从严格企业管理讲,处分有理;也有人认为,贪污三万六的还未法办,三角六算什么?但最后省里领导还是认为应该处分。记者就此写了一篇报道。当初,这篇报道是决定作为头条发的,未想还没发出,报社内部突然发生争议。编前会上,大家把总编辑已经批准的这个头条否决了。过了几天,这个被“毙”掉的稿子又突然出现在2版头条。总编辑不禁发问:这条新闻不能上头版,为什么能上2版?于是,编前会上又引出一场争论,辩论双方各执一理,互不相让。据此,报道策划者调整了原先的报道方案,将报社内部的这场争论公诸报端,以引出社会讨论,推进报道深度。《一篇在本报编辑部引起争议的报道》见报后,果然引起广泛关注,读者纷纷参与讨论,报道取得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报道策划者应注意接受报道者的意见反馈,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报道顺利进展。

2.报道对象的反馈

被采访者、被报道者是报道的当事人,他们能不能接受报道,能不能给予配合,在报道进行过程中有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观点,都直接影响下一步报道的进行。因此,在报道中了解他们的情况至关重要。如1998年5月《解放日报》2版策划了一个新专栏“与下岗兄弟姐妹同行”。原先的报道方案是采访一批下岗再就业的先进人物,连续刊登体验式新闻。但是,记者在与原先确定的报道对象相约采访时,发现他们的社会活动极其繁忙。其中一位抱歉地对记者说:“这个星期全排.满了,星期一某某电视台采访,星期二某某电台”这时,策划者感觉到原先的方案必须修正,否则步人后尘,难有新意。于是,他们决定将目光转向那些最普通的、具有代表性的下岗再就业职工,写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结果,这组报道以独特的定位和鲜活生动的内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报道过程中,应被报道者要求而调整报道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如表扬性报道,被表扬者有顾虑,要求省略某些原定的报道内容。批评性报道,被批评者提出报道内容不实,或报道中说的情况已经有了变化;问题性报道,被采访者提出反映的问题得到一点解决,或更进一步恶化等等。这些变化都是调整报道的重要依据。

3.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的反馈

被报道者的上级、报纸的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人员经常会在报道进行过程中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这也能成为报道调整的原因。如1991年《经济日报》在报道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三角债”问题时,最初的设计是以大连起重机厂为典型,对其欠债情况和还债行为进行追踪报道,再由点到面,促使与大连起重机厂有债务关系的企业***同解决问题。然而,在报道进行了一个阶段以后,国务院下达指示,要以辽宁为主在东北开展清欠工作,三百余家重点企业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并要求新闻报道加强配合。报社原定的报道方案显然不能满足上级领导部门的这一要求,因为只把着眼点放在一个大连起重机厂是有局限性的。于是,策划者及时对方案作了调整,《“三角债”追踪报道》栏目开始超出原计划的范围,进入第二阶段,连续刊登系列述评,从深层次剖析“三角债”形成的原因,并开始刊登记者跟随讨债组采写的见闻,使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报道初期。

4.读者的反馈

报道是否成功,读者的反应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报道在进行过程中没有引起读者的关注,或得到不好的评价,就说明报道的实际效果与报道效果目标之间有很大差距。因此,报道一旦开始,策划者就应密切注意读者的反应,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在现代传播活动中,读者的反馈除了作为决策的依据,还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即读者意见本身就能成为报道客体。如1997年《经济日报》的“关广梅现象”报道,构成整个报道主体内容的,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是读者的来信来稿。以上各方面的信息反馈,是报道策划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持续进行的重要依据。根据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策划者一般可对原先的报道方案作下列各种修正:

1.修正报道思路

这是报道策划中最大的调整。报道思路的改变意味着对报道选题的重新认识,并且相应地要改变报道范围和重心、报道规模、报道方法等。由于这几乎是对原来报道策划的全盘否定,所以实际工作中采用并不多,除非确实遇到与原来设想大相径庭的情况,或遇到无法抗拒的阻力。它同时也说明,原来的报道策划不适合实际要求,不现实,在最初设计中有很大的疏忽和漏洞,考虑不慎重,不细致。如1988年,曾有一家报纸组织过一场《如何看待收人差距》的讨论式报道。当时,经济改革还不成熟,严重的分配不公是人们议论纷纷大发牢骚的热门话题。这个报道披露了小车司机和公***汽车司机、医院医生和宾馆医生等的收入差距,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然而,报道只进行了两期就停下来了,原因是分配不公问题虽在社会上严重存在,也和“群众脉搏”贴得很近,但它涉及到体制、政策、部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一时还没法解决;从当时中央精神看,对于这类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一时也不可能拿出成型的方案和措施,所以,在宣传报道中也不宜强化。此外,关于大城市的房改、交通等问题,也出现过报道上操之过急的情况,于解决问题无益,还激化了矛盾。后来,客观条件成熟了,这类报道再抓起来,效果就比较好。

报道思路的改变,可能是全盘推翻正在进行的报道。也可能是改变原来的报道选题,如由报道A主题转为报道B主题;还可以是报道态度的变化,如由褒或贬变为中性的讨论,等等。

2.调整报道内容

在不变更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发稿计划,这也是对报道计划较大的调整。如《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原定报道内容主要是围绕大连起重机厂的欠人和人欠债务情况及还债情况进行追踪报道,使读者从中看到“三角债”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促进问题的解决。但由于中央对清理“三角债”有了新的部署,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定的报道内容就不能胜任新的要求,这样,在基本依照原报道思路的基础上,扩大了报道范围,增加了新的报道内容。可见,报道内容的调整,是报道的预期目标有了改变使然。目标一改变,报道面与报道重点也随之改变,就必须调整原来的发稿计划。

3.调整报道规模

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调整报道规模常常是随调整报道内容而来。如“三角债”报道的内容调整后,就只有延长报道时间,增加报道篇幅,提高版面地位。原定只有10组稿件,后来实际见报的栏头就达到26次,各类报道60多篇,一版头条就有十多篇。

4.改变报道方式

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式,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前面我们说过几种报道组织方式,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相互排斥,能够组合运用,并能由一种报道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报道方式。报道方式的改变,是根据报道思路的修正和报道内容的调整而来的。如前面所谈的《经济日报》关于“三角六”的讨论,原来的设计是刊登记者采写的新闻,后来这条新闻在报社内两度引起争议,才促使新的报道思路逐渐明朗,变客观报道为组织讨论,这样,讨论式就成了这个报道调整后的形式。

5.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

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建立新的报道机制等。这个调整是由报道内容和报道规模的调整而来的。如《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本来是由工交部、记者部一同策划和操作的,后来报道规模扩大了,参与这个报道的人员也不断增多,评论部、财贸部、辽宁记者站、上海记者站、北京记者站、吉林记者站、广东记者站、安徽记者站、山西记者站等等,***有十几个部门的记者投入了这场报道战役,才使报道面大大扩展,报道声势大大加强。

总之,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报道实施是并驾齐驱、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报道进行的过程中,策划者需要自始至终接受反馈,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报道活动,促使报道尽可能实现效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