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考研培训有用么大学

我认为较为值得。

其实,学位不是很重要,可社会普遍的人才评价标准很重要。

我是一名法律系的硕士研究生,我不否认硕士学位的学术价值与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从事实上来说,硕士学位早已是律法界新一代骨干人员的标配,当然在律法系博士学位还较少,毕竟法律偏向于工具型的学科。

每年毕业的人很多,理论来说,硕士群体应该占的比例很少,但有数据表明,双一流本科生比硕士研究生更少。

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企业更倾向于招收硕士,其实是本科时代竞争压力大。很多企业都会对双一流本科和普通高校的硕士开通绿色通道,无论是以后的培训还是晋升,双一流本科学历的竞争力是很大的。

第一、双一流本科学生更年轻,多数人在短期内不会考虑成家,经过高考的国家式选拔,以及大学内受到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学习能力、学术素养,还是自身的可塑性都是很好的。经受住与企业的磨合期,应届毕业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会比社会招聘高很多。

第二、研究生可能并不如双一流本科生优质,但能经历自发的考研过程,经受国家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企业是购买员工的劳动力和时间资源作为生产资料,而该名劳动者究竟是用了二十年还是三十年接受国家教育,并不是企业的考量范围。若后期不能创造出相应产出,即便是研究生也仅是比普通本科生职员薪酬高一些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用工成本的提高,后期的普通本科生入职年薪很可能比经历五年涨薪后的原来本科生还要高,这在互联网大厂很常见。涨薪较难、跳槽较难,所以新入职同事的起薪可能比老一辈的员工多年涨薪后的薪酬还要高。这也并没有违反劳动法,只是个人在公司内的进步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水平的情况。

《《《《《《《《《《《《分界线》》》》》》》》》》》》

我国的高等教育真的能够使人发生质的变化吗?

很遗憾,并不能使人发生质的变化。我们目前经受的是社会式的职业教育而非精英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能够更好的兼顾公平,但也容易被专业束缚,最终泯然众人矣。国外的情况也不怎么好,这是大锅饭的必然现状。毕竟老师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0:1时,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若要进步,还得自觉。

试想一下,假如把上大学或考研比作一座武学塔,这座塔叫“象牙塔”,非根骨奇佳者不能进,塔内素有有武学宗师,境界高远。在我们每个人入塔门之前,有人会告诉你:这座塔内的每一位师傅,都只教授自己的那门武学,与你一同学习的有众多师兄弟,师傅并不关心任何一个人的武学进境,他的主要任务是闭关修炼,你的师兄弟们在平时不受师门约束,常常会懈怠功课,以至于修为进境缓慢,你将来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员。入塔你要付出四年光阴,四年后自然出塔,塔内生活枯燥且不受束缚,除非有大智慧和大毅力,否则出塔时可能如今日修为境界一样,毫无所得。这般讲来,你还愿意入塔吗?

我相信,如果没有人去认可这座塔,很多人都是不愿进的。

可即便如此,出塔之时即便修为进境与当年一般无二,若是能被各家门派争抢,那即便四年光阴又有何惧。江湖各大门派皆认为入塔者曾与武学宗师门下听课,根骨奇佳为实证,即便四年蹉跎岁月,但若是将来能在我门派显功,那又有何不用之理?即便真是庸才,也就权当招收一个外门弟子罢了。作为曾入塔的一员,门派内虽然竞争残酷,但资源优渥,可以继续修炼。而那些当初放弃入塔的,很可能已经成为山间老农了。

学历和文凭有时真的只是价值彰显和信息传递作用,如同高端人士的腕表和富太太们的钻戒一样,是身份地位的侧面表征。

反过来看,高等教育不是必然的吗?不,教育从来都是必然的,学校的知识教育、家庭的素养教育、社会的价值教育,但只有学校的教育可以进行社会的统一评价,只有体系相同,所以理念相通。家庭、社会、公司都无法获得这样广泛且统一的评价,但作用也有:世界五百强公司任职过、书香门第之家、市级优秀青年等,都能起到侧面评价作用。

可又要说,像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等,都是在学业未半而中道创业,这能说明什么?我们都知道,若能不依附各种组织与财阀最大程度的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就能独立于人才评价标准之外,当然不需要再费尽心力与光阴考文凭。毕竟,沃伦巴菲特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证明他的能力,这一定能够去说明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