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和的办学业绩
1995年,秦和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创办了吉林省华桥外国语专修学院。她吸收中外成功办学经验,创造性探索出了一整套具有时代特征和民办高校特点的办学模式。
她是专家型的校长。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致力于“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奋斗目标,倡导并实施“外语+诚实=择业”、“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念,构建了“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完整的育人体系;创建了“双外语”、“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首创了大型国际语言实习实训基地——地球村……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人才,成功地实现了教育与市场、中国与世界的对接。
她是奉献型校长。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办学所得积累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坚持质量第一,特色兴校,将办学规模严格控制在8000人以下,把所有的精力、物力、财力,全部投入到办好民办本科大学上;坚持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带领师生到孤儿院送温暖,赴抗洪前线慰问子弟兵、救助灾民,为西部贫困母亲建水窑,安置下岗女工,兴建春蕾小学等公益性投入,2006年,做出了将学校财产“全部留给社会”法律公证;承担了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她是一位管理型校长。坚持科学教育观和现代教育观,以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培育并构建了学校制度文化和大学文化,形成了具有华桥特色的管理体制和华桥精神,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华桥外院实现了跨跃式发展,成功地跻身于国内9所民办本科院校行列,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所民办本科外国语院校,和国家首批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的5所民办高校之一。荣获“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二十强”称号。
她是使命型校长。坚持不断反思和探索,在担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十届吉林省政协常委及其他社会职务中,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提案:呼吁政府积极引导和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尽快研究制定具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高度重视教育投入,严格预算管理,发挥教育经费最大效益;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释放社会办学活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尽快启动实施“国家级示范性民办高等学校支持奖励计划”,建立民办高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等等。
现在,她正带领全校师生朝着“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外国语大学,进而创建国内同类高校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外国语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