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铭的原文及解释

大盂鼎铭的原文及解释如下:

隹(同唯,发语词)九月,王才(通在)宗周,令(通命,册命之命)盂。王若曰:“盂,不(通丕pī,训为大)显(训为明)玟王受天有(通佑,保佑)大令(命);

在(载,过去)珷王嗣玟乍邦,外门内辟(通辟,除去)氒(通厥,代词,指代殷商)匿(通慝,训为恶),匍有四方,田允(通畯,长久)正(通政)氒(厥,指代四方)民。

《大孟鼎铭文》是1994年11月1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由《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著。

大盂鼎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世纪)金文,是金文的代表作,刚劲有力,又具结体上的均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有著录。可供学习大篆者取法。----《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历代碑帖法书选·大孟鼎铭文》是西周的青铜礼器,传清道光初年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大盂鼎》造型端庄凝重,内壁有铭文十九行,计二百九十一字。

铭文不仅有重要史料价值,也是西周早期艺术性很高的金文书法作品。《大盂鼎》铭文字体瑰丽雄奇,用笔方整,有的笔画波磔显著,行款茂密,布局完满,是学习金文的极好范本。

历史背景: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金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在文字形态上,它和甲骨文实际同属于一个体系。所不同的,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以记录历史事件和表彰祖先公公德的内容居多,时代也比甲骨文略晚,商朝的铭文很少,西周和春秋很多。

由于刻在钟鼎一类礼器和乐器的铭文,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过去又将金文叫做钟鼎文,或钟鼎彝器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