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徽是怎么努力融入上海的

今天如果跟各位谈长三角城市,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南京、苏州、杭州等江苏、浙江的城市,好像都不太习惯说到安徽

本来从地图上看,安徽和上海并不相邻,中间还隔着江苏、浙江两省,说实在的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一体化,安徽离得有点远

所以长三角系列的重要文件中,安徽一直若隐若现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安徽,但是在具体落地方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中,有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唯独没有安徽

但这又怎样,先天条件受限,不代表后天就一定不行

在长三角系列发展规划中,安徽对于长三角、对于上海的对标是十分明确的

在安徽的十四五文件规划里,提到上海有 19次 之多,而江苏和浙江,分别是1次和0次

安徽可能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存在感最弱的那个,但它一定是最努力的那个

你看TA融入上海的动作,就知道TA有多玩命

在安徽发布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两句话很有意思

这份报告大概就是总结2021年,展望2022年,让我没想到的是安徽和上海的关系

安徽要 在虹桥 城市展示中心、海外高端人才招引基地

在安徽这边的文件里面除了这两样之外,还有一个 徽商总部园 ,三个连在一起的意思有点像,安徽很好、来安徽吧、投资安徽

这个想法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去年8月的安徽省委常委一次会议中就有消息:

安徽要在大虹桥枢纽谋划建设安徽城市展示中心等等,要打造“安徽国际会客厅”,显然,如果想要和世界接轨,对安徽来说上海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目前这个城市展示中心还没有对外落地方案,但是已经分派到了具体负责人

为了用好用足这次机会,安徽省长三角办还让省内的16个市政府分别汇报了入驻基地的需求面积、方式和功能,一起想办法

具体后面是什么呈现形式和内容,可以参照下安徽过往在虹桥建城市展示中心的经验

去年9月安徽省滁州市,在虹桥建的城市展示中心,叫 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

从过往在这里举办活动内容来看,主要有两块:产业+人才

内容还挺务实,表现在开会直接带着项目来,还会开闭门对接会,让两个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在项目落地、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上深度交流

目的也很明确,有利于充分发挥杨浦科教优势和滁州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为了融入上海,安徽来真的

而且安徽的融入,是全域融入

以前东南省份和西北省份,有一种特殊的帮带制发展模式,就是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结成一对,一个输出资金技术,一个输出资源人口,又叫结对子

这样的方式,也出现在上海-安徽,安徽在自己十四五规划文件里面是这么规划的

支持合肥、黄山与杭州,淮北、宿州与徐州,亳州与衢州,蚌埠与苏州,阜阳与 上海徐汇 ,淮南与 上海闵行 ,滁州、芜湖与南京,六安与 上海松江 ,池州与 上海长宁 ,铜陵与常州等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

还有淮北相山区与 上海嘉定江桥镇 、阜阳颍泉区、颍州区与 上海松江石湖荡镇 ,阜阳颍东区与 上海松江车墩镇

而且这些地区之间的互通互联也是实打实的

比如2021年安徽两会代表发言,在滁州,当地加快与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的合作对接,主要是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创新平台***建、民生资源***享等方面

这份规划也明确了:强化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具体来看,深化了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要进一步加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设施联通和功能对接,强化各类品牌展会和相关贸易投资活动协调联动

甚至连 养老、 旅游 ,都跟上海有很大关系

借鉴上海等地服务品牌经验,普及居家护理知识技能。每年实施不少于5000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同打造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淮安周恩来故里—皖西大别山红色 旅游 等线路,***同办好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文化品牌活动

为此安徽要大力派人去上海学习

在组织学习人数和次数上都是三省之最以外,安徽在学习形式上还不落俗套

不仅要参观学习,还要 跟班学,沉浸式学

为了让学习更贴近实际、更靠近前沿,合肥特地对接了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等28家开发园区和相关企业作为跟班实训学习单位

然后选派了74名优秀年轻干部,平均年龄35岁,都是各地各单位的骨干力量,然后分两批赴沪苏浙跟班学习3个月

为了融入上海,安徽真的拼了

安徽还在疯狂建高铁站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大概念最实际的落地方式之一,就是基建

上海-安徽,是四个小时还是十四个小时,这背后是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流通效率带来的不同发展结果

安徽非常懂得这一点,为此做了两件事

疯狂建站

安徽在现有的安徽轨交站点基础上还将要建

合肥新桥机场站、芜湖宣州机场站,合肥南、新合肥西、蚌埠南、阜阳西、芜湖北、新安庆西、黄山北、淮北西、宿州西、六安北、滁州 等高铁站

这里面的“等”的意思是还没完,比如像安庆市下面的望江县也正在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建轨交站点

像望江旁边的两个县城,宿松县、太湖县高铁站都刚刚建成通车,而且都开通开往上海的高铁

这次的过年回家我还抢到了票,4个多小时从上海直达安徽市区下面的小县城

站点建好之后,开始 做’连连看‘

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至上海段(沪渝蓉沿江高速铁路)

6月5日在湖州开工的沪苏湖铁路

沪通一期等项目按期开通

沪嘉杭储备项目2020年已开工建设

更大范围看,长三角地区现有的24条高铁线路,安徽争取到了10条,这10条高铁线都要经过安徽

安徽为什么要这么拼

如果我们把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各个城市GDP对比一下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经济增速的维度,前三后五都来自安徽

经济增速快,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相比其他江浙沪城市,安徽城市经济底子相对较弱,所以增速才会有明显差异

而增速最差的像淮南、淮北、蚌埠本身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垫底

这也是为什么安徽要这么拼,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城市发展

而一抬头不远处就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城市,上海,这时候换谁都是一样的选择

而且上海-安徽,天然就就比别的城市更亲近

在上海的流动人口中,安徽人占比最高,2020年上海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1047万左右,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2%,其中安徽人最多,260万,占比25%

相当于每4个外地人里就有一个来自安徽,一些个别区域占比更高,像松江九亭这些地方,差不多每2个来九亭的外省人中,就有一个是安徽的

如此高人口流动,不仅带来了老家亲人亲戚朋友,同时也拉近两个城市的距离,带来了两个城市合作发展的契机

让安徽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更多机遇

这一切的背后,更深底色是产业转移

今天我们看安徽各项关于长三角规划都会有这样内容

安徽想要加快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合作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

为了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安徽会推广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然后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梳理一下,你会发现这样一条伏线:推动产业园区合作——学习别人管理模式——推动生产要素流动——承接产业转移

这背后更大蓝图是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而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安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合肥

合肥综合商务成本约为东部沿海地区的75%

合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

而且相比一线城市,合肥地多

合肥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是珠三角的1.6 倍,投资成本较低

我需要你的资金、技术,你需要我的资源、市场,所以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一次双向选择

所以你会看到这样的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里其实是有自己明确分工的

而这也正是安徽拼的希望所在

正因为是互利***赢的选择,才能可持续,才值得我们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