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消费,理性网贷
网贷,相对于传统的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贷款而言,其流程简单、快捷等优点,造就了众多的需求者,也导致近些年的网络贷款平台数量在国内迅猛增长。目前,除了专门的网络贷款服务平台,各行各业的其他网络服务平台也将网贷纳入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可以说是贯穿了大伙的“衣食住行”。网贷虽说资金借取方便快捷,但是其中不乏诸多陷阱。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贷款业务,虽然看起来让需求者们觉得“划算、捡了便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面对这些网贷诱惑和网贷陷阱,我们要适度消费、理性网贷。
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其主要分为个体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网上贷款的优点在于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地完成。
网贷涉猎范围
网络贷款业务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用到的腾讯公司旗下的网络社交软件:微信,该平台的“微粒贷”就属于网络贷款。“微粒贷”会根据微信用户的各项指标来界定用户的借款额度,一般情况下的“微粒贷”日利率为0.05%,即折算年利率为18.25%.
我们平时经常会用到的网上购物软件:淘宝,其支付平台上的“借呗”、“网商贷”也属于网络贷款范畴。“借呗”主要服务于小额借款、临时周转的个人用户,“网商贷”吸引的用户主要为打算做些生意或者借钱用于生意周转的个体经营者们。“借呗”中一天借取1000元,需要利息0.6元,折合年利率为21.9%;网商贷的日利率为0.055%,即年化利率20.075%.
着力于消费者们“吃喝玩乐”并拥有最优惠团购折扣的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其也开展了网贷业务。该平台的利息收取与微信平台的利息收取标准一致,一般情况下的日利率为0.05%,即年利率18.25%。
而 旅游 主流网络平台:携程 旅游 ,同样也开展了网贷业务,其日综合费率为0.085%,年利率高达31.025%.
这些网络贷款平台会运用网络大数据对目标客户进行分析,对目标客户的过往消费数据、信誉度、还款能力等进行逐一分析,从而界定每一位客户的借款额度及借款利息,以上的这些平台正是如此。现存的大部分网贷平台的利息、费用收取在我国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少数已超出法律规定的红线。
有些人会认为,网络贷款是比较经济的解决资金需求的一种方式,其实不然。接触并使用过网络贷款产品的部分群体对网贷的好感度评价并不高。现实中,对网贷褒贬不一,但讨论声中,讨伐之声更胜。
网络贷款确实是一个解决资金需求(燃眉之急)的方法之一,但其中也不乏潜在的风险。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总则、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等的相关规定予以约束;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监管规定。有的网络贷款不但需要签署借款合同约定利息,还需要额外购买担保保险、支付服务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网贷利息看起来不高,但是加上其他需要支出的费用,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借款的成本。
一、《中华人民***和国合同法》第二百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作为一种新型的借贷形式,网络贷款的本质仍是借贷,其应当遵守以上法定规则。根据法律规定,在申请网贷的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利息、担保费用等总和,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红线即年利率24%.
在现实的网络贷款中,虽然部分借款利息在法律规定的利息范围内,少部分超出法定最高利率,但是网贷的借款人真的享受到网贷的好处了吗?其实,即使利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但产生的实际利息也并不低。
网络贷款是一把双刃剑,它虽能够解决个人暂时的资金压力,但若还款能力不足,会让人陷入“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从而债台高筑。综合以上对网络贷款的分析以及一些网上曝出的活生生实例来看,使用网络贷款的消费者其实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所以,建议适度消费,理性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尽量避免高利网贷。若确实存在迫切的资金需求,对于选择何种平台进行借贷,借款人需要仔细甄别,避免网贷“陷阱”。
余亮哉,北京京坤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中国 社会 科学院硕士,中山大学法学学士。曾任职恒大地产集团,带队主谈公司收、并购项目上百个,熟识房地产全流程风险;现任多家知名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擅长处理有关房地产建设工程、征收拆迁补偿以及公司、知识产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