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与房产相关的活动都会涉及到房屋公证,比如买卖、赠予、继承等,虽然在房产交易的过程中,公证并不是必要的环节,但是涉及到不能过户的房产交易,当事人往往认为只要做房产公证就可以了,而忽略了过户流程,那么房屋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公证法》第36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因此房产公证是有法律效力的。
房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我国目前需要办理公证的***有四类房产:
(1)房产继承,应当办理“继承权公证书”;
(2)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
(3)赠与房产,应当办理赠与人的“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同办理“赠与合同公证书”;
(4)有关房产所有权转移的涉外和港澳台的法律事务,必须办理公证证明。
有的购房者为了避税只公证不过户,有的购房者因为房子再抵押或者无法正常上市交易,也只公证不过户。但是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权是登记注册制,没有产权证,就仍没有所有权。换句话说,房子做了公证以后,房子还是属于卖房者的。中介很可能在公证之后,撤销委托书或补办房产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房产不过户公证是没有太大法律效力的,买卖双方还是需要走过户流程才能保障自身的权益。
房屋公证有法律效力吗?根据以上介绍,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房产公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比如在办理房产赠予、继承等手续时,都必须要进行房产公证,这足以证明这项程序的合法性。
但如果大家只是用于房屋交易,房产公证只是证实交易的合法性,对于房屋产权的归属并没有特别约束的作用,而且进行房产公证也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房产公证具有合法性而不办理过户手续,这样购房者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容易引发经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