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的系怎么分的啊
北航各学院名称及数字简称
1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系: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4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6系:计算机学院
7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8系:经济管理学院
9系:理学院
10系:生物工程系
11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2系:外国语言系
13系:汽车工程系
14系:工程系统工程系
15系:宇航学院
17系: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18系:土木工程系
20系:法学院
21系:软件学院
23系:高等工程学院
24系:中法高等工程学院
26系: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扩展资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成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14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1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2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学院路、沙河校区总占地3000多亩,下设30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为世界第二、中国第一;教职工近4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
科研成就
科技获奖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十五”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60余项,其中,近10年获得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最高等级科技奖的记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服务国家战略
截至2016年3月,北航创造了40多项中国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中国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研制成功中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
标志性成果
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GRAPH
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GRAPH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集成贯通了建模工具、布景工具和绘制引擎的大型图形基础软件系统;平台运行效率和内存占用率两项图形系统的最主要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大型图形基础软件实现了从无到进入国际前列的跨越,解决了中国对国产图形平台的迫切需求。
以计算机图形、虚拟现实等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性技术问题为重点方向,由高校、企业、部队搭建多团队协同、军民融合的技术研发与重大工程相结合的产业创新平台,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60周年国庆阅兵、北京军区实兵演习军事指挥模拟,入选2010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该项目取得如下重要科学发现:揭示了二个昆虫产生非定常高升力的新机制;指出影响不同昆虫拍动翅的气动力系数的主控参数为雷诺数且飞行的能耗随飞行速度的变化关系近似为J形曲线,而不像飞机的那样为U形曲线;揭示了昆虫飞行是动不稳定的,但该系统是可控的。研究结果为设计开发新概念微型飞行器提供重要的力学基础和有益的启示;同时,为的研究昆虫生理学、行为学、神经生物学等提供力学依据。该项目的20篇代表性论文及8篇核心论文被他人大量引用。高升力机理和能耗机制的研究结果被著名刊物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logy三次撰文介绍;飞行动稳定性和控制的研究结果被国际权威综述刊物 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和Non-linear Dynamics 用大量篇幅综述。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复杂工程系统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复杂工程系统一般含有不确定性、随机性等模型未知动态,并受到外部环境干扰以及传感器测量噪声、控制机构误差和结构振动等内部干扰的影响。多源干扰的存在严重影响控制系统的精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成果针对非高斯随机系统,提出了一类输出随机分布泛函和统计信息驱动的建模、估计、控制与优化理论与方法;针对多干扰状态空间系统,提出了一种干扰观测、前馈补偿与反馈抑制相结合、具有复合分层结构的精细抗干扰控制理论与方法,发展和丰富了不确定和随机系统控制和估计理论。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
该项目属于材料物理与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具体发现点:1.发展了单分散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学,通过对微观结构的调控实现了对宏观光学特性的调控;2.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制备一维链状铁系金属及化合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验证了Aharoni的球链模型在微纳米尺度下的正确性,修正了经典 Neel-Brown 公式,发展了一维链状结构纳米材料磁翻转理论;3.设计和实现Cu、Ni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纳米材料的空间限域生长,实现了特定形貌产物的定向制备和尺寸调控,为后续开展纳米原型器件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六方铁磁体的稳定磁结构耦合及其可控磁功能特性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中科院物理所与北航材料学院***同合作完成的题为《六方铁磁体的稳定磁结构耦合及其可控磁功能特性》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一种MnNiGe:Fe新材料,该材料在280K的宽温度范围内(70K到350K)具有稳定的磁结构耦合相变和可控磁功能特性,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磁驱动与传感、磁制冷等多功能特性的新型材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