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2020修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天山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
天山自然遗产地内的自然保护区、文物、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天山自然遗产地,是指天山托木尔群峰、博格达群峰、天山中段山脉中按照法定程序划出并公布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物种栖息地和自然遗产地区域。第四条 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妥善处理与自然遗产地经济建设、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具体工作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天山自然遗产地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确定的天山自然遗产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并接受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在业务上的监督、指导。
天山自然遗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文物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法定职责范围内,负责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 天山自然遗产管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自然遗产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规划;
(三)调查、登记、监测、评估、报告自然遗产保护状况;
(四)组织开展与自然遗产保护有关的科研、科普、教育活动;
(五)建立动态保护监测系统,及时制止、查处天山自然遗产地内的违法行为。第七条 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自治区财政根据情况给予调剂和补助。
天山自然遗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捐赠、捐助等渠道,筹集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天山自然遗产保护事业。第八条 天山自然遗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天山自然遗产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天山自然遗产地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遗产价值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天山自然遗产的意识。第九条 天山自然遗产资源属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禁止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者变相出让。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天山自然遗产的义务,有权制止、举报破坏天山自然遗产的行为。对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作出突出贡献和举报违法破坏行为属实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保护区域和保护规划第十条 天山自然遗产地的范围应当按照充分体现自然遗产价值、有效保护和展示自然遗产的原则划定。
对天山自然遗产地内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和化石分布区域、冰川等自然遗迹和历史遗迹区域,应当划定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自然遗迹保护区、历史遗迹保护区等功能区域;在功能区域内,应当明确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展示区。
与天山自然遗产地边界相邻接的重要景观区域,以及在功能上对天山自然遗产及其保护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当划定缓冲区。
天山自然遗产管理机构应当在自然遗产地和缓冲区周边设立界桩、界碑。第十一条 天山自然遗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分布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遗产资源进行普查、筛选、分类、评价,并建立档案。第十二条 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规划包括总体规划、片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总体规划纳入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由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二)片区规划纳入州、市(地)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天山自然遗产地的州、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组织编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三)详细规划由天山自然遗产地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组织编制,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审批。
天山自然遗产地保护规划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天山自然遗产地内各功能区域,以及禁建区、限建区、展示区,应当在编制片区规划时予以划定,明确各区域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总体规划应当自天山自然遗产地提名之日起二年内编制完成,规划期为五年。片区规划应当自天山自然遗产地批准设立之日起二年内编制完成,规划期与总体规划有效期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