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真的很难找工作吗?
跟理科相比真的难。如果说高中选专业时父母口中的文科就业难,是一个遥远又模糊的概念,那这个概念会随着毕业季的临近越来越具象。考公大军几千人竞争一岗已算不上新鲜,互联网大厂对实习和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国企事业单位的文职岗位供远大于求,焦虑被放大之时,学文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成了一种“原罪”。
原本没有高下之分的学科差异,因社会需求的不同和不对等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心理落差,这是现实的困境。但文科生的价值不应被忽视,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艺术家本就是一类人,灿烂的时代文明诞生,离不开这群人中的任何一方,甚至就缘起于双方研究的交汇点。
1.从更宏观的数据上看,文科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太理想。2020年度就业率排名前50的专业中,理科专业更是以43个席位完成绝对的霸屏。
并非“眼高手低”,当一些文科生在就业市场遭遇挫败时,“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伴随着“孔乙己文学”在求职的毕业生中爆火,有的文科生开始质疑当初那个坚定学文的选择,是否真的值得。
2.为什么文科生的就业情况,近几年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疫情是直接原因,原本文科生能够拿高薪的一些行业,在过去三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互联网行业纷纷裁员缩招类似产品经理、运营之类的岗位,也更青睐于有计算机背景的理科生。房地产行业不景气,这让一众文科专业毕业生又少了一个选择方向。
同样因为疫情,在校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课,无法自由进出校园,少了很多实习机会。这或许对理科生没什么影响,但对于迫切需要实习来证明自己价值的文科生却是很大的打击。企业总是希望能招到可以立刻创造效益的员工,但没有实习经验,单凭学校里学的知识很难做到。
部分政策的变化也是影响文科生就业的因素。最直接的便是K12教培行业,“双减”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力遏制日益功利化的培训市场,不过的确也有一些无法进入学校当老师的文科毕业生失去了做辅导老师的机会。
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数量确实在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约1158万毕业生中,文科生占比近40%,约463万人。而文科包含的各专业中,金融、会计等专业一直较为热门,但部分理科生也会选择这类岗位参与竞争。
3.学文道路曲折,总会有眼前的苟且阻碍你前行的步伐,不过在发牢骚之余,不妨也问一问自己,当初选择学文,究竟是因为什么?
或许大部分文科生都有这样的经历——被一部电视剧感染想成为律师伸张正义,被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动想成为一名作家,为小说家妙笔生花的文字沉迷,羡慕新闻频道里外交官儒雅的谈吐,好奇我们所处这个社会的本质,又或许只因为历史老师风趣的谈吐,语文老师信手拈来的诗文与辞藻。
“因为热爱,所以当初义无反顾。”
在与多位文科生交谈中,记者都收到类似这样的答案。决定学文前,父母老师或多或少都会告知未来就业的不易,需要突破的瓶颈会更多,甚至并非能够实现当初的梦想,但是年少的孩子下定决心的那一刻,总是热血沸腾的。
时间的风尘或许掩埋了曾经的那颗初心,但总有人愿意为热爱买单。拥有浙江某985院校硕士学历的陈艺,因为热爱拍摄纪录片,选择了去一家电视台工作,月薪5000元左右,相比同班同学差了一大截。她不怕扛着笨重的机器、顶着太阳在室外游走,也不怕加班和熬夜剪片,只想要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而哪里愿意给她,她就愿意去哪里。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文科教育的意义,也并不拘泥于一篇优秀的宣传稿件,一条剪辑流畅的短片。哲学培养了一种理性的思维,语言学打开了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社会科学探究社会发展规律,法学建立治世的良方……文字的力量可以跨越时间传递千年,那是璀璨的思想文明印记。
中华五千年历史,魏晋风流的文人风骨,隋唐的天下英豪尽入吾门,宋朝有文人备受推崇的经济政治文明。一个礼崩乐坏、文学衰微的社会是不配拥有自然科学的。文学与科学本就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每个时代的文明都在科学与文学的交汇点走向高峰,或许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科毕业生,想要追问文科的未来在哪里,如果一定要一个确切的答案,那就是: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