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 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 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 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 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 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 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 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 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 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 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 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 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 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 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 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 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 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 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 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 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 “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 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 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 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 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 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 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 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 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 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 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 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 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 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 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 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 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 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 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 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 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 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 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

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 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 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 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 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 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 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 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 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 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 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 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 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 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 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 里尼制度由于以意***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 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 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 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 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 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 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 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 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 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

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 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 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 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 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 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 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 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 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 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 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 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 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 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 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 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 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 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 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 岛均获得解放。中国***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 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 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 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 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 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 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 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 志民主***和国、越南民主***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和国、波兰、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 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 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 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 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 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 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 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 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