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法律形式的特点和性质
古代法律-古代法律形式 中国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不象现代法律只有法、法规、条例等少数几种.古代法律形式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在一个朝代,经常有几种法律形式同时使用,组成该朝代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法律形式的使用范围也不一样,效力高低也有很大区别. 古代法律-刑 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通用.其含义和法相同,基本指刑律,不指刑罚.后来,刑称为法或律,战国以后常指肉刑或刑罚. 古代法律-法 这是商鞅变法之前的常用法律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都以法为名称,如魏国的《法经》,晋国的《被庐之法》.到商鞅变法将法改为律后,法仅仅在广义上使用. 古代法律-律 这是商鞅变法后中国古代常用的法律形式,应用广泛,如秦的《田律》,汉朝《九章律》,魏晋之后,有《魏律》、《晋律》、《北齐律》、《隋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 古代法律-令 统治者就某一具体事务颁布的命令.是律的辅助性法律,在隋唐时期有专门法典,如《开皇令》和《贞观令》. 古代法律-典 最早出现于唐朝的《唐六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后来的宋和元明清都有此类法典. 古代法律-式 这是关于官吏具体行为的专门法律,范围非常广泛.式在唐朝还有一定地位,是唐朝律令格式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了元明清时期,地位下降了很多,不再起主要作用. 古代法律-格 格也是一种行政法规.格作为独立的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东魏的《麟趾格》.明清时将格的内容归入了会典和其他形式的法规,不再独立. 古代法律-科 汉朝到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形式,科意思是断,所以依法断罪叫做科罪.在隋唐以后,敕的地位重要,科被敕和格所代替. 古代法律-比 比是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形式,也是一种审判原则.如果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以用相似的律条定罪,这叫做比.因为这样类推断案,出现了司法腐败现象.到汉朝以后,比不存在,内容被吸收进其他法律形式里边.但是类推形式在古代一直存在. 古代法律-例 和比一样,例也是一种断罪原则,也是汉、唐、宋、明、清时期的法律形式,但名称不同.秦称“廷行事”,即法庭成例.汉朝称为“故事”,即以《春秋》中已有的故事作为断罪的依据.到了明清时,例和律并行,日益重要,在清朝时,其效力甚至高过了律. 古代法律-诏 是古代皇帝发布的命令,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法律形式,又叫诏令.皇帝的诏令经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既可以认可、公布法律,也可以改变、废除法律. 除了以上的法律形式之外,还有敕、诰、命、制、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是专制集权社会,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他可以用诏、敕、诰等法律形式来发布新的命令,任意破坏现存的法律.这就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法自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