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了让你烦恼的问题,你该如何干预?
导言:当孩子出现了让你烦恼的问题,你该怎么办?本文用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展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回答。好的方法,从孩子的角度而言,都是满足孩子三个需求因素的,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关系需求。读到这,也许你以为,这又是一套正面管教的东西,或者是一杯给父母喝的鸡汤什么的。Nope。感兴趣的读者,继续往下读。作为父母,同样有三个需求因素,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关系需求。孩子和父母之间出现的矛盾,可能是孩子的三需求因素没有得到满足,也可能是父母没有得到满足。当孩子出现了让你烦恼的问题,你该如何干预?从父母和孩子的双角度去看,又有新的发现。
我们先从一个让家长烦恼的问题谈起。
有一个12岁的孩子最近迷上了网络小说,成绩迅速下降,老师找家长谈话。作为家长,你该怎么办?
我的第一反应是,问题很棘手、情况很糟糕,幸好,我家孩子没有这个问题。
是的,幸好,我家孩子没有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家长的反应会和我一样。当我们谈论某个育儿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首先想的是,我家孩子有无这样的问题。有的话,必然或辛酸、或无奈,可以滔滔不绝地讲故事;没有的话,才可能安安静静地听听别人的故事。
其实自家孩子有无同样问题只是表面现象。
我们稍微多想一步,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式不一样,但是问题的实质是一样的。
无论是网络小说、手机游戏、看电视,还是作业拖拉、不好好吃饭、不按时睡觉,等等,如果孩子出现了你不能容忍的现象,问题的核心是作为家长,你是否需要干预、可以干预、怎样干预。
我们继续说这个沉迷网络小说的故事。
学校找妈妈谈话的当天晚上,妈妈就强行收走了孩子的手机。第二天早上,孩子来到妈妈床边说,“妈妈,你把手机还给我吧,我答应你,每天只看15分钟。”
妈妈起床,看着墙上的指针,凌晨五点钟!因为妈妈拿走了手机,孩子一宿没睡。妈妈心里又痛又恨,坚定地拒绝了,“如果手机在你那里,我怎么能确信你只看了15分钟?”,“你能管得了自己吗?”
这个妈妈很是烦恼。她是我在中科院心理所的同学。上周末,在儿童主体性发展的课堂上,她将问题抛出来供大家讨论。这个案例引发了大家热烈的参与。大家不从理论谈,而是用自身的故事和案例回应。
在这些故事和案例里,父母都实行了干预。不同的干预手段,失败或成功,为我们展现了干预方法的不同角度。
第一个角度,孩子是否参与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设计
有一个学校班级,有一部分孩子学习能力较差,成绩落后。老师特别认真负责。为了提高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老师找家长们开会。大家商量一致,决定给其它孩子正常留作业,给这些孩子们每天多一些作业。结果,刚实行几日,老师得到的反馈说,这些孩子都拒绝做额外的作业。
老师和家长想不明白:在大家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孩子为什么不肯做?
这个同学讲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它给我们一个角度,就是孩子的发言权。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讨论中,孩子是否参与了?孩子没有参与解决方案的讨论,孩子也不会愿意配合这个方案的实行。
家长在干预问题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在讨论问题和设计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与老师和家长形成一致的奋斗目标。
第二个角度,让孩子体会另一种乐趣
是否孩子天生就容易沉迷看手机看电视,是否孩子一定喜欢打游戏超过喜欢学习呢?
不是的。很多时候,看电视打游戏其实是孩子在杀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需要面对困难,没有过多的情绪。而有时候,看手机看电视也是对情绪一种的平缓,就像大人会购物、吃东西平缓情绪一样。
有个学员说她的孩子,原来也有玩游戏时间过长的问题。她和孩子说好了每天只玩20分钟。可是她发现,虽然孩子只玩20分钟,但孩子一直在脑子里想着打游戏。
后来有一次,孩子班上数学测试,只有两个孩子满分。孩子爸爸决定周末带着孩子练练数学。练习两天以后的周一,学校又考了一次数学,结果十几个孩子得满分,其中也有她孩子。孩子回家后说,“爸爸妈妈,我觉得我的能力提升了,我感觉特别好”。紧接着,孩子又补充了一句说:
我觉得这件事情比玩游戏让我舒服多了,快乐多了,我以后不玩游戏了。
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了在打电子游戏的成就感和乐趣。
第三个角度,相信孩子、支持孩子
如何与孩子就孩子的问题进行交流?有个学员的案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她说有一段时间,儿子看Ipad时间过长,视力下降,她找儿子谈话。她说:“孩子,妈妈不希望你看Ipad,你觉得是为什么?”
“看Ipad对视力不好。”
“恩,还有什么吗?”
“怕我学习下降。”
“恩,那你觉得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吗?”
“没有了。”
“恩,好,那妈妈说一下妈妈的想法。妈妈觉得,Ipad这个东西没有什么营养,然后你看了以后呢,一是你刚说的对视力有影响,二是你刚才说的对学习有影响,成绩会下降,还有呢,妈妈觉得Ipad这个东西最可怕的事情是成瘾,一旦成瘾就很难摆脱它,但是妈妈相信你一定有能力摆脱它,所以咱们能不能说,一周看一次?”
引入孩子对问题的思考,同时给予孩子详细的原因解释,最重要的是看到解决问题需要的能力,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
第四个角度,家长的修炼
一个学员分享了她和她孩子的案例。她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数学期末考了80几分,还有一次考了70几分。为此,她读了一系列关于儿童数学启蒙方面的书籍。暑假的时候,她仔细去查看孩子的数学弱项,她发现孩子对数和数位都没有抽象概念。于是整个暑假,她一直跟孩子做20以内的猜数游戏,一开始从实物猜,后来列算式,猜完以后她让孩子自己从20推算到50,从50推到100。
假期末了,突然有一天,爸爸给一年级的孩子出了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孩子自己推算了一天。孩子不仅没有害怕数学,而且有了摸索数字的兴趣。到了二年级,孩子对学习数学有了自信,没有背过任何乘法口诀,但是数学成绩名列前茅,数学老师反馈说这个孩子数学完全不会有问题。
非常励志的故事。下面是其中两本她看过的书籍。特别感谢她无私的分享。有同样需要为孩子做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字概念的读者可以看看。如有进一步问题,读者可留言告诉我。
当好家长不容易,要下很多无形的功夫。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肯下苦功夫的家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肯下苦功夫的家长。
人的需求三要素
讲完上述四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都看到了进行问题干预时:
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问题上,问题会扩大;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能力上,孩子很有可能发展出这种能力。
对家长的挑战是,能不能让孩子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能不能给孩子找到一些吸引他的事情,能不能陪伴孩子去做,让他去体验乐趣和能力的成长,当他认识到其实他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坐在那里看手机更有趣的事情。
用抽象的理论总结一下,干预孩子的方法需要让孩子在三方面得到满足。
第一,自主需要,自我决定的需要。在各种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第一个案例,设计孩子多做练习的干预方法失败,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自我决定的需要。
第二,能力需要,个体控制环境的需要。在各种活动中,体验中一种胜任感。第二个案例中,孩子通过学习进步体会了能力增长和学习胜任的快乐,是成功干预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关键。
第三,关系需要,建立关系的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第三个相信孩子的案例,成功的关键在于关系的链接。第四个案例则更是如此。
三需求因素理论并非是一套育儿理论,它是自我决定理论发展(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一个宏大的认知动机理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几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重要的结论性的发现。他适用于所有人的问题分析。自我决定理论背后是强调个体和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建构主义哲学。
三因素需求理论,不仅可以用于育儿,也适用于企事业人才管理。
在育儿方面,无论是干预孩子的问题,还是赞美孩子的成绩,我们都可以从三需求因素出发设计我们的语言。
你可能听说过很多其它的家庭教育方法,譬如正面管教、父母沟通效能(PET)。你可能会问,正面管教和PET与三需求理论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正面管教和PET都提供了干预孩子过程中重要的说话技巧,而且两者,尤其是PET,已经发展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步骤。但是,正面管教和PET都是停留在术面,没有提供深入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抽象出来的完美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实施,需要极其坚决的爱的付出,也伴随着大量的无形的工作量。我建议,在家庭教育中,当你遇到重大的问题、需要十分审慎地采取对策时,记得用这三个维度来设计对策,并给自己的策略打分。
双重角度思考教育问题
大量的育儿理论都是单一维度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对父母的养育要求,正面管教、PET、无条件养育。这些都是片面的。
真实世界中,父母也是独立的完整的有机的个体。是否干预孩子、如何干预,是父母的一个综合性的内容输出。父母也有三需求因素,需要自主规划自己的生活,需要发展提升自我,需要关爱、支持和理解。
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父母更多的是付出、包容,但父母的需求依然是存在的,不可忽略的。很多育儿理论,之所以听的时候很好,做起来很难,就是忽视了父母的需求。
如何在自我需求的框架下,思考孩子的需求,做出是否干预孩子、如何干预孩子的问题决策,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参考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理论框架。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认为,父母可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与我而言,是属于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我是迫于外部压力还是内心自发的感受。就我自己的例子,孩子是否快乐、是否健康,与我是否亲密,对我而言是有趣的、享受的,有与生俱来的满足感;孩子是否考试成绩好、是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我而言是外在动机。
进一步从双角度分析家庭教育问题。举例,孩子是否能帮忙做家务、是否能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我完全是有内在动机去干预他们的;对于孩子而言,这些很可能是外在动机甚至缺乏动机。这就是现实。
那我就要想,如何把孩子的缺乏动机变成有动机,理想的结果是把外在动机的自我决定性程度提高一些。如果我设计做家务挣零花钱,那就是把缺乏动机转变成了外在动机的外在调节。如果父母太辛苦,孩子体恤父母,帮忙做家务,那是孩子的外在动机的内摄调节,其程度又不一样。这就是现实。
更多的现实。
家庭里的父亲和母亲,因角色和分工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其需求和动机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分工和角色的不明确,其中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更是常见。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