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心理学与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的专门人才。因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腾飞必须以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这就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的缘由。

在倡导素质教育中提出了全面素质,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当今的"健康"概念,已不再是单纯地指机体(或身体)的健康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确定健康有三个含义:机体健康、心理(或精神)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是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不健康现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那么判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有哪些呢?

一般说来,判断心理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适应性指标,另一个是发展性指标。前者比较简单,一切不适应社会的现象都属于不健康,如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着诸如嫉妒、自责、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都属于适应性问题。后者却比较复杂,因为中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多数问题属于尚未发展或尚未得到发展的问题,例如青春期的种种表现,只要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发展,就进步了,不成问题。

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性的指标。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这里的心理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因素。智力因素又包括感知觉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包括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包括诸如敏捷性、灵活性、独创(创造)性、批判(分析)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活动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因此,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中***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清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该从正面来论述,它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含义之一,也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二、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在一个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是顾不上什么心理问题的。但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应激状态的持续、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没有而现在出现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儿?《中***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和自身两种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也助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使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子女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是青少年期,即心理学家所称谓的“危机期”。一些心理学家从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特点、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现状所造成的青少年反抗社会、反抗成人、藐视法律、铤而走险的事实出发,认为个体发展的青少年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反社会行为,要和现实、成人发生冲突,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E.Spranger)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渥斯(L S.Holling-worth)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理克森(E.H.Erikson)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待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容易出现逆反、对抗心理。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种种矛盾,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科学地寻找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在每个方面的具体标准,我们很难包揽无遗地逐条列出,但是,大体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使自己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地调试。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如下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并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三)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而正确的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四、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但是,必须有一定的原则要遵循。

(一)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一直受到重视,今天,它又被我国教育领导部门列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之中,并写进中央的文件。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门科学,科学性是其灵魂,坚持科学态度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是学校心理学,二是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5~18岁的学生,尽管它也探索正常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其侧重点还是研究身心缺陷和学习困难的所谓“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心理学的出现与崛起,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学校心理学家进入学校,不仅为学生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积极地开展工作,而且也是学习辅导、职业指导和道德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我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直接参与心理教育预防、咨询、评价和矫正的人员,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这里,我想指出的是,目前有的媒体宣传不够严肃,有的统计不太严谨,过分渲染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认为20%或30%甚至40%的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有的人说52%甚至2/3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那么,办学校还不如开精神病院。在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我说,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学生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的,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也是要求心理健康的。我这个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因此,我们必须以认真、坦诚加师爱的态度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切忌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做到完全地尊重他们。首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许多学生,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尊心较差,缺乏自信,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就意味着信任和鼓励,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其次,尊重学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打开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这样,教师才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如春风化雨一般为学生所接受。为此,教师要建立这样的信念: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包括同情性理解和认识性理解两种。同情性理解,是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当事人的眼睛去看,用当事人的耳朵去听,用当事人的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忧伤与痛苦。认识性理解,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消极性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积极性目标是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使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人格或个性日趋完美。从积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积极向上。也就是说,教学生心理更健康,素质提高得更快。即使从消极的角度考虑,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由此可见,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化模式。

(四)全体与个别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四有”人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的人才;当然也同时预防各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于较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个别学生要做到个别辅导。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上,应坚持全体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一般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面向全体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少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个别教育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

(五)助人自助,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既然是教育,教师的任务是助人。但无论是教育还是辅导,最终目的是通过助人以达到学生自助,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如果教师越俎代庖,对应该学生做的事也加以包办,不仅无助于其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害了学生。因此,教师只能为学生引路,不能代替学生走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助人”和“促进学生自助”,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百花齐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是集体讲座或开展实践活动课,这就涉及到教材问题。现在各地出了许多有关教材,针对大学和中小学都有。需要指出的是,教材的编写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据我所知,教育部正在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我自己觉得有这么几套教材较好。一套是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导向》和《中学生心理导向》。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与学校工作学制是一致的,中小学每年级的上、下学期均有一本。其二,实践性强,全套书几乎不讲理论,都是实践例子,追求实效性。一套是焦向英主编、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心理素质培养〉。该丛书的特点是,其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为每个年级都编写了一本,另有配套的教师指导用书。其二,可操作性强,全套书突出活动情境设计,用深入浅出的事例说明人生的哲理。另外,上海也出版了这类教材。据我所知,早在1987年黄浦区教育局和黄浦区教育学院发起、徐崇文编写的《心理品质培养》,这本书主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允许一纲多本,但"多本"目前已有了,国家教育部要尽快拿出“指导纲要”来;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实用性。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地说,我认为,应该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

心理预防,即预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积极预防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卫生方面,应坚持的原则有: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绪情感良性发展;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根据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还要特别加强中小学衔接阶段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如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心理保健措施。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问题,主要依靠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班主任工作来解决。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原意是指对人们,特别是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办法,使其对自己和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采访者即要求咨询者尽管有心理正常的人,但往往心理不太健康或心理失常者占相当比例。心理失常,有轻度的和重度的,机能性的和机体性的之分。心理咨询以轻度的、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主要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要纠正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体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其次是家长和教师。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学校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那只是用以咨询学生的,而与自己无关。实际上,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不妥当,或面临着问题,他们也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心理障碍。还应该指出的是,"问题"儿童青少年不只是一般学校里有,重点学校里可能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北京市开设了王建宗任主任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上海、石家庄等地也较为活跃。当然,要办好心理咨询室或咨询中心,咨询人员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情况,给予教育;启发对方,解除负担;以友相待,尊重信任;绝对保密,维护德性;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地展开。

(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估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心理诊断是一项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所以在开展中应做到:尊重客观心理事实;坚持科学严肃的态度;讲究系统整体性;从发展的角度对待诊断对象;注意保密;以教育为最终目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矫正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状态,寻找原因,做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

(四)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指对不同年级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目前,对多动症、学校恐惧症等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了行为矫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对离家上学极度害怕而表现出多种心理和行为征兆,如腹痛、抑郁和恐惧等心理症状。据统计,约有0.4%~2%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学校恐惧症。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恐惧症的表现、原因及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矫正理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小学应与有心理学系或心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只要有这方面条件的高等学校,我想他们肯定能帮助中小学做好行为矫正的。

(五)学习指导

所谓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的价值,以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的辅导、学习成绩的评估及其反馈等。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选择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进而按照良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以及习惯进行学习,以便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目前,北京市不少学校在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研究,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对学生个人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进行考察,通过调查和统计获得各种职业对能力和特长的要求,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这样,具体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唤起他们对将来的考虑,指出机会并监督其工作的情形和进展,使学生得以正确选择并从事职业,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积极性。

上述六个方面的途径及其措施,涉及到学生在道德、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卫生、生活、自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领域。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一定能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六 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使我想起了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家的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学家从哪儿来?发达国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心理学家深入学院和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从事学院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靠大学心理系,教育系(学院)来培养。大学如何培养学校心理学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和训练提出过三项要求:(1)具有教学文凭或教师的合格证书;(2)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目前,多数国家都按照这三项要求,从中小学教师(受过高等教育)中来培养学校心理学家。例如,澳大利亚允许符合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州的教育部提出申请,获准后花一年时间自费学习心理学的有关课程,取得有关证书,即可从事学校心理学家的实践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按此比例,我国至少需要3万多名学校心理学家。而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总数才4000余人,即使全体改行变成学校心理学家,也不到七点五分之一。目前大学心理系(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只有300多人。如果全部培养为学校心理学家,人人不死需要100年才能培养成功。因此,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包括学校心理学家主要地只能来自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我设想应逐步分别层次,最基层的是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德育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来担任;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某一地区,或像国外那样6000~7500名中小学生有一名学校心理学家,负责一定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经过培训,我这里不想在课程上展开分析,但学校心理学家的培训是有课程要求的(见1995年第一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拙文)。我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心理学专业联合培训教师。目前各地在掀起一个"证书热",我认为应该按照不同层次颁发不同的证书,用以证明不同等级和程度。发证书涉及到考试问题,谁来考试?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各地考试院联合行业(心理学)机构来进行,这样显得公平、科学,并能够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