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的历史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
常有人问:这里虽叫"佛山",但为什么既无佛又无山?
这里叫"佛山"(又称"禅城"),始于唐代贞观二年(628年)。当时有居民在塔坡岗上掘获三尊小铜佛像,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取名"佛山",并重建佛寺。这里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佛教中心,故又称禅城。
相传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剡宾国(今克什米尔)得僧人达毗耶舍,携来三尊小铜佛像,在塔坡岗搭棚寮讲佛经,宣扬佛法。后人称那"棚寮"为"经堂"。从此,信佛得男女不断增多。人们捐资为达毗耶舍建造了塔坡寺来栖身和祀佛。达毗耶舍回国之后,寺因日旧失修而倒塌。至贞观二年所掘获得三尊小佛像,可能就是寺内原祀的佛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塔坡寺被拆毁。以后曾重建。明天启七年(1627年)塔坡岗被平整,人们便在医灵铺万寿坊重建塔坡寺。清咸丰四年(1854年)天地会首领陈开与粤剧戏行名伶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反清失败,塔坡寺和大基尾粤剧戏行的"琼花会馆"被清兵烧毁,荡然无存。清光绪三年(1877年)省华林寺方丈勤安募捐重建。勤安亲作法事,为慈禧太后60寿辰祝福,获太后恩赏龙藏金经和赐名"万寿塔坡古寺",后扩建寺地,改名"经堂"。在勤安圆寂后,由于继任主持和寺僧不守法规,触犯众怒,群众要捕捉僧人,僧人逃走,众人毁坏"经堂",三尊小铜佛像也无踪可寻了。民国年代,经堂内虽有一个老僧人看守,但也因日旧失修二荒芜。建国后,"经堂"被划入佛山地区党校(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