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社区睦邻关系

构建和睦邻里关系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

乡里同井

,

出入相友

,

守望相助

,

疾病相扶持

,

则百

姓亲睦

一语深刻表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这一令人神往的意境。然而,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一传统美德在现代都市人的身上似乎再难觅踪影。

高楼大厦这一有形的

物体不但阻挡了邻里间亲密交往,

更成为阻隔人们心灵沟通的无形屏障,

一个个家庭成了楼

海中的孤岛,同处一隅的邻里却互不相识,人们似乎早已习惯

不和陌生人说话

。老子《道

德经》

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不但是当时小国寡民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

更是对

我们现代都市生活状态的谴责。

当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同的目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社区

是社会的基础,

打破邻里隔膜屏障,

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要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那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渐行渐远的睦邻关系呢?

一、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的社区文化,营造睦邻友好氛围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同体,是城市社会的基础。

社区内一般存在多个单位、住宅区,结构较为复杂,人际、群际关系松散,难免会产生一些

摩擦或矛盾。

消除摩擦、

化解矛盾虽然可依靠法律法规或政府部门力量,

但依此方式解决往

往比较生硬,

难以做到人性化,

有时还易引发其他矛盾等不和谐因素。

而社区文化作为社区

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居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

其所形成的***同思想、

作风、

价值

观和行为准则,

具有非常明显的社区个性信念和行为方式,

必会对融洽社区人际关系、

凝聚

社区力量、消除社区矛盾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目前,我国政治昌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

乐业,社区文化亦日趋完善和欣欣向荣,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建设和谐社区,

虽然离不开完善的硬件设施,

但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便应有相应的

文化,

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对建立和睦相处的群体关系,

构建和谐社区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没有文化认同的社区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

培育和谐的社区文化,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文化建设,

以倡导睦邻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来形成邻里

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尊重差异、包容各样的社区氛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公德意识,建设社区诚信文化,形成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的精神境界和以奉献为荣的价值观,营造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

为乐的邻里氛围,

社区

这个平台搭起邻居间友谊的桥梁,

搭起莫逆之交的邻里融洽关系。

二、整合资源,激发参与热情,***建和谐社区

建设和谐社区是一个由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

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以促进社区政治、

济、

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是推动

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所倡导的和谐邻里,并不局限于居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亦包括居民群众与驻区单位、

社会组织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

驻区单位、

社会组织和居民本

身就有一种***生***荣关系和相互依赖的需要。只有充分调动社区所有群体参与***建的积极

性,

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自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性,

把单位目标、

个人目标与社区建设目

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使驻辖区单位、

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谐***建

活动中,才能实现***建各方互助合作与互利互赢。

主动参与是和谐邻里建设的重要原则,

社区居民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

也是

重要力量。

群众的主动参与标志着居民对邻里的认同和关爱,

居民在参与社区事务的同时增

进了解,团结互助,

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亦自然形成。因此,

只有充分地动员居民参与到社

区事务和社区活动中,

把广大居民凝聚到基层社区组织里,

各项社区事业才能得到快速推进,

和谐社区建设才具有稳固的基础和纵深发展的动力。

当前,

社区建设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其症结多是缘于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具体表现是参与人群以中老年和退休无职人员为主,

壮年和在职者明显偏少;

参与方式以集体组织较多、

自发志愿较少;

活动方式以宣传表演多、

实体活动少,存在走过场、应付形势现象,效果不大。解决居民参与的难题,仅仅依靠政府

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站)的宣传号召还远远不够,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

其他社区

组织、

社区中介组织和各类

社区小社团

的作用,

让这些正式、

非正式的社区组织***同合作,

端正个别人认为的

政府包揽一切

的态度;

要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理念,

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

务组织和普遍的社区居民志愿服务项目。目前,蛇口街道有社区志愿者

1300

多名,建立了

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组织,通过广泛开展邻里互助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增进了社区团结,

弘扬了社会新风。

三、丰富和谐邻里创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

要坚持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让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

与的睦邻活动。

通过和谐邻里活动,

为社区居民创造沟通的机会和平台,

引导社区居民相识

相知、

互敬互爱,

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

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

让寂寞的楼门热闹起来。

(一)推广

邻居节

,搭建邻里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建设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举办了社区邻居节,

这一活动得到广泛的认同。

市民通过各种渠道

积极倡议推广邻居节,以唤醒邻里

陌路之痛

。举办

邻居节

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邻居

是邻里和谐关系的有效载体,为邻里之间从互识、互信到互敬、互助创造了条件。

邻居

可以提高人们团结互助的意识,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通过

邻居节

可以有效协调

邻里和家庭关系,

增强社会关系的内部调节能力,

低成本化解社会矛盾,

为建设和谐社会创

造重要条件。在

邻居节

的活动形式方面,可结合各地实际组织活动,如邻里美食比赛、邻

里好媳妇、

好儿女评选活动、邀请宠物专家义诊倡导文明养宠等等。就蛇口街道而言,

南水

社区的姊妹节,

渔二社区的开丁节,

湾厦、

海湾社区的老人节等传统特色节日亦可作为邻居

节的活动形式,为这些传统节日注入文明、和睦的内涵,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群众乐

于接受、乐于参与,

不断拉近邻里的距离,促进邻里情感交流,强化居民凝聚力和社区归属

感,促进形成相识、相知、相助的新时代文明和谐邻里关系。

(二)创新形式,深化内涵,体现社区人文关怀。

要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从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社区志愿者活动、

邻里互助活动、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居民自发组织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吸引群众广泛参

与,使和谐邻里创建活动常做常新,取得实效。

其一,创新工作机制,党员亮出身份,营造

与邻为德

的友好氛围。在和谐邻里创建活

动中,

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争当楼栋长,组建楼栋理事会。参与业主委员

会选举等,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中,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十百千万

活动、

八荣

八耻

教育活动,带动社区居民群众***建和谐社区。

其二,

组建五支队伍,倡导与邻为亲,邻里守望精神。社区志愿者是和谐邻里建设的重

要力量,活跃在社区建设的舞台上。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工、

五老

五小

”5

支队伍以***建亲情邻里,***创和谐社区为己任,开展爱心志愿服务、义务便民互助

服务等,倡导邻里互助精神。

其三,关注弱势群体,体现社区人文关怀,做到

与邻为善

。大力倡导

互帮互助、与

邻为善

的亲情邻里关系,

关注弱势群体,

满足他们的实际所需,

开展扶贫助弱献爱心活动、

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等,

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和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在参与创建

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和成就感,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其四,繁荣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心,做到

与邻为乐

。充分利用社

区文化广场,

社区舞台及社区各类文化设施持续、

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体育活动,以丰富群众生活,

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融洽邻里关

系,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加深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形成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

融洽和谐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和谐邻里

是城市文明的一道美景,

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市民素质。

营造与邻

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为乐的邻里氛围,打造团结、互助、平安、文明、和谐的

现代社区,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

只有人

人参与,人人奉献,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左邻右舍都成为快乐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