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向康熙介绍7个儿子,为什么唯独漏掉老二?
“恩荫制度”是古代皇帝给予对朝廷有大功的功臣的一项“福利”,给予他们后辈世代入官学,或者任官的待遇。尽管封建时代属于官僚体制,但在一个以“家国同治”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下,这就是一个悖论。
通过“恩荫制度”,可以让那些功臣子女世代世袭官位,继续留在“精英阶层”,同时配合科举制度,选拔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前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国家的治理,但是到了后期,易造成朝中皆为碌碌无为,浑浑度日之辈,给国家的治理带来危害。
施琅是清代著名的官员,康熙曾言:”必令永秉节钺,荣华以终其身”,意思就是,不仅要让施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而且要让他名留青史。得到皇帝亲自接见时,施琅毫不怯场,并且向康熙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儿子们,朝上有做记录的官员,将施琅所言一一记了下来。施琅这样做当然是有目的的,按照封建时代的规矩,康熙必须要“恩荫”于施琅,而他近乎“夸耀”式的介绍自己的几个儿子后,能够增加他们在康熙心中的印象,以便让他们在他去世后获得更好的政治待遇。
不过,康熙和记录的官员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施琅在介绍的过程中,唯独没有介绍自己的二儿子,这让康熙感到疑惑,但作为一个皇帝,日理万机,哪里有时间操心这种事,至于做记录的官员,皇帝都没有多问,自然也不敢多言。
公元1688年,也就是康熙27年,江苏淮安发洪水,康熙立刻派遣了钦差大臣前去指导治理洪灾。不过,一个意外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康熙耳中,泰州知府施世纶,竟然抓捕了钦差的几位随从。要知道,钦差领命到地方,代表的是皇帝,施世纶仅是一个小小的知府,如此做法,实乃有损皇威严,康熙顿时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康熙毕竟是整个大清朝最出色的皇帝,并没有盲目的处罚施世纶,而是了解了实际情况。原来,那几位随从,在赴任的途中横行霸道,甚至强抢民女,施世纶如此做法,实际上是伸张了正义,得知事情原委后,康熙不仅消了气,而且将这名百姓真正的“父母官”施世纶记在了心里。
公元1696年,也就是康熙35年,施琅去世,康熙十分悲伤,悲伤之余,他收到了施世纶的请求为施琅“丁忧”(父母去世后,官员必须暂时辞官,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的奏章,康熙这才恍然大悟,又去专门核对了信息,才发现原来这位刚正不阿的官员,正是施琅之前未曾提到的二儿子。
后来,施世纶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政绩,一路高升,直至政使司一职,这在清朝可是二品大官。施世纶一心为民,后来累死在了岗位上,康熙同样十分痛心,也终于明白当初施琅为何不提这个出色的二儿子,因为施琅相信施世纶的实力,他不需要靠“关系”,仅仅凭借自己的为官能力,就能够取得成功。
作为一名清官,施世纶不仅收获了康熙的认可,而且收获了百姓们的认可,甚至有地方民众自发修建石碑纪念他,在他死后,还有著名的戏曲作品《施公案》面世,以艺术化的形式来歌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