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到隋朝,三审六部制如何产生,又怎样发展完善的呢?

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不同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使得相权再次被分散,皇权再次实现了高度至上。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三省六部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对国家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就在少府下方设置了尚书,专门负责管理史书典籍,这也是尚书省的由来。汉朝时期,为了压制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直接剥夺了外朝的权力,重新建立了一个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

但汉朝时期尚书省的真正发展还要从东汉时期说起,皇帝设置了尚书台,让他们负责带领百官商议政事,最高长官被尊为尚书令。此后,又陆陆续续地增加了一些官职,全部都归尚书台所领导。

三国时期,自从曹操担任丞相之后,使得原本属于少府的尚书从此之后归于丞相属官,汉武帝之前建立的内朝也相应转变成为了外朝,这也是尚书省建立的一大开端。虽然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台的存在,并且成为了处理国家政府的主要机关,但是由于他毕竟隶属于内部,因此始终不是正式的国家政务机关。等到司马昭建立了晋朝之后,便觉得尚书所拥有的权力过大,于是便在曹操之前设立的秘书长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了中书省负责起草和发布命令,并在其中设置了相应的管理员,他们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中书监。等到了南北朝时期,侍中的权力也逐渐扩大,后来一跃成为了中央政治机构。

在隋文帝建立了隋朝之后,便将北周时期仿造西周设置的官员制度废除,重新建立了一个以三省六部制度为主体的官员管理体系。他还设置了尚书,门下等五个省,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权利以及义务。他们之间相互牵制,***同向皇帝负责,避免了一家独大现象的出现。但是与前朝不同,在这个时期的三省长官都被称为丞相,他们也可以参与朝政事务,具有颇高的权力。和隋朝相比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更加注重提高皇权,削弱相权。为了更好的牵制朝中官员,皇帝逐渐提拔了一些出生寒门,资质较浅的官员进入朝廷。为了更好的控制官员,唐太宗还任命萧瑀、李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演变到了后期中,三省的一些长官已经变成了一个地位颇高的体现,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了一种只有临时性质的职务。

在宋朝时期,虽然三省名义上依旧存在,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个省还在继续实行。再加上在当时宋朝统治者还重新设立了枢密院,三司,使宰相的权力再一次被剥夺,三省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元朝时期,中书省负责统领百官,分别与枢密院,秘书台等相互配合,负责对政治,军事,监察等方面进行管理。这个时期的三省变动极大,尚书省与门下省时有时无,中书省总览大权。到了明朝时期,皇帝对丞相的忌惮到达了顶峰,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将丞相的权力分散给了中书省。但好景不长,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由于胡惟庸案,明太祖直接撤除了中书省,使得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也正式标志着三省六部制的三省被彻底废止。清朝时期,继续延续了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再次完善了中央官制。

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确保了各个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并使相权得到分散,确保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但从消极方面来说,它激化了皇帝与丞相之间的矛盾,在实施后期,还造成了冗官现象的出现,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