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讲堂婚姻往事妻妾之别
一夫多妻制是古代普遍的婚姻制度,而嫡庶制度就是此种婚姻制度的核心。多个妻子的地位也会各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就是人们常说的嫡庶之分。严格意义上来说,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的子女,而庶则为姬妾及其所生的子女。正常情况下,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正妻,被称为嫡妻,除嫡妻之外的其他配偶,则被称为庶妻,即姬妾。虽然孩子们的嫡庶之分来源于正妻和姬妾,但是孩子之间的嫡庶之别和妻妾之间的嫡庶之分还是有所不同的。
姬妾在正妻的面前就像是一个奴仆,她的孩子在理论上的母亲首先就是正妻,有时,为了孩子出家之后的名声好听,也会将孩子记在正妻的名下,这与理论上将正妻当做自己的母亲又有所不同。正妻的娘家不论是富贵还是贫穷,也总归是娘家,正妻的娘家人从理论上来讲也是庶子庶女们的亲人,例如在红楼梦中,王夫人就是贾探春法理上的母亲,王夫人的娘家人就是探春法理上的亲人。在丈夫去世之后,正妻对于妾也有人身处置权,并且她们的福利待遇也是由正妻决定的。运气好的会被正妻稍微关心一下,运气差的,可能就会被正妻给发卖了。
至于家中的孩子,不论是嫡是庶,他们都是家庭中合法出生的孩子,都是享有家中小主人的地位,有时甚至妾所生的庶子女比妾本人的地位还要高,在孩子之间,除了一些礼仪教导外,嫡子女与庶子女所拥有的物资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差异也不是很大,有时,可能嫡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稍显优渥。二者差异最大的可能就在家中财产的继承权上,在这方面,嫡子的地位要高于庶子。当然,如果家中男主人在传家之时,更偏重于庶子,外人反对也无用的话,这就另当别论了。再如果家中女孩不论是嫡是庶,都没有继承权的话,那么二者嫡庶之分的区别就更小了。如果一个女子的地位连妾都不如,但是她的孩子却得到了男方家庭的认可,那么,这个女子的待遇虽然会低于妻妾,但是她的孩子的待遇会和男子其他子女的待遇相似。不过,如果孩子得不到认可的话,那就难说了。例如,万历年间的首辅申时行,就是由于本身尴尬的身份而一直随着养父姓,直到学业有成,科举成名,才认祖归宗。
其实嫡庶之分在唐宋以前可能比较明显,不过在经过元明清等朝代的洗礼,这些正在逐渐被弱化,例如平妻的出现,在宋代以前只有极少数人才被允许;妾被扶正为妻从宋元时,才开始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