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民间借贷的概念
民间借贷是金融交易中的一种现象,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提供的借贷。是通过协商达成的民间借贷关系。
法律上对民间借贷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
103010第十二章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借款合同***有14条法律条款,详细规定了借款合同所包含的主要条款,如内容、违约责任等。但是《民法典》并没有单独对民间借贷进行规定,也不能用来区分民间借贷纠纷与其他借贷纠纷。
最高法院2015年6月23日发布的《民法典》(以下简称《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真正界定了“民间借贷”的主体和形式,界定了审判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的范围。因此,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其本质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融资。借款人应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足额偿还本金,并根据借贷双方的约定内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支付贷款利息。
民间借贷的法律特征
关于民间借贷的定义,目前我国的民间借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第一,民间借贷主体多样复杂,限制较少。一些金融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企业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人民法院也以批复和答复的形式否定了企业之间借贷合同的合同效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管制有所放松,法律法规逐渐将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纳入民间借贷主体的范畴,使民间借贷主体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自然人或自然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突出。
其次,一般来说,民间借贷的性质是一种资金循环,即借贷双方以双方同意借贷为条件达成的交易,其主要标的物是金钱。
第三,民间借贷的内容仅指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交易中,部分个人之间发生的权责关系。具体来说,在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本金交付、借款期限、利率、违约责任以及他们之间的其他约定,都属于民间借贷债权债务的内容。
第四,如果民间借贷发生在自然人之间,他们签订的合同是非本质合同,是实践合同。103010第668条第1款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合同形式。根据“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的内容,说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一定要以书面形式签订,甚至不需要签订合同的程序。一般情况下,自然人之间的借贷一般以相互信任为前提。因为信任的前提,有些人不需要签书面形式,可能只是口头上随意约定还款时间和利息。另外,民间借贷一般是一部分人的闲散资金,具有松散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根据《民间借贷规定》中规定的借款合同成立时间向贷款人提供贷款的日期。该条款规定,货币的实际交付是自然人之间借贷合同成立的必备条件,明确了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的性质是实践合同。《民法典》第九条进一步明确了不同交付方式的时间节点,便于判断民间借贷合同的成立时间。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会计中的“借”和“贷”,怎么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区分?大学时认识了一个女同学,她是学会计的。她刚开始接触会计的时候,对会计中的借和贷一直区分不清楚。后来我去他们的班上蹭课,假装是一个会计专业的学生,特地去请教了会计专业的老师怎么区分借和贷?
大学老师告诉我:其实借和贷,只是一个符号,相当于加减。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清楚的话,以后怎么出去帮公司做帐呢?怎么当一个合格的会计呢?听到这句话后我当时脸就红了。没曾想原来会计专业的借跟贷是最基础的。我去了图书馆,找了一本《会计学原理》钻研了一下。我搞了几天几夜都想不清楚这个借跟贷的关系。这时我看到一句话:又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句金句启发了我,我又抱着《会计学原理》看了几页,终于摸到解释借和贷概念的篇章。
借字表示的是债权,应该收到的款项;贷字表示的是债务,应该付出的款项。在一个账户的左边写上“借方”,右边则写上“贷方”。如果规定借方是增加额,那么贷方一定是减少额。随着会计几百年来的发展,复式记账法已经传入了中国,被很多学子学习,却没有搞懂。其实,只要搞懂几种负责的记账模式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记账是记在一个账户上,关于这个账户的性质又有几个类别:
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指的是你的现金、办公用品等,这些都是你的资产。这个账户的结果是: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比如说,你从银行提出了500现金,借方就写下500;然后用了300去买了一套桌椅,相当于支出了300,,在贷方写下300。余额就剩下500-300=200。
资产类账户很容易记,你的柜子里有多少现金,放进去了多少就记多少,消费了多少就记多少。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就是一个负债者,欠了一大屁股债的那种。所有权益类账户,意思是这个账户是你自己的,像是你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关于这类账户的借和贷,跟资产类账户相反,在贷方写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在借方写减少。
如果还不了解,可以把他看成是个人账户,是一个欠钱的账户。你从银行贷款了20000,那你手头上的现金就多了20000,在贷方写下。过了一段时间,你要偿还这笔债务,则就在借方记下。这类账户的贷,就是有钱了;借,借出去了,钱没了。
损益类账户
损,损失,产生费用,就是费用类账户;益,收益,有了收入,就是收入类账户。所以损益类账户一般分为这两种。不过,收入类账户跟负债类账户的记账方式差不多,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的收入都是有变化的,如果比上个月多,那就在贷方写增加的收入,相反在借方写收入的减少,它没有期末余额,就是不用结余。
而费用类账户则跟资产类账户差不多,在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在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与收入类账户相反。还有一种是成本类账户的记账方式跟资产类账户一样。
记账规则是什么?
理论家们把账户分成了多种类型,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工作中上司领导要求你,用借贷记账法去记账,那就要严格按照以下三种步骤来执行:
①先分析这些账单、数据是属于哪个账户的,同时要区分好这些账户的性质,不要记错,一旦记错复查起来可能要花费你几天几夜的时间。
②接下来确定这些账户的变化,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一成不变那你就省了功夫,有时间去喝茶了。
③最后,根据增加额和减少额确定借贷,一定要记住上面四种类型账户的记账方式,千万不要记错!
这就是复式记账法的规则,一定要区分好记账的类型,再下笔去写,这就像上学考试时先写上自己的姓名学号一样,如果不按照步骤去执行,没准会丢分,还会丢工作哦。
下面用《会计学原理》中的题目来操作一番
①从银行提取现金600元,补充库存;
②用银行存款20000元购买材料,验收入库;
③受到外商投入不需安装的生产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000;
④用银行存款1000元支付广告费;
收到了这些账单后,就开始依据步骤来执行:
①借:库存现金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②借:原材料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③借:固定资产 1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
④借:销售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用这样的方式分类后,逐一确定这些账单的性质,①要记在资产类账户;②是够买原材料,从银行拿钱出来,记账方式资产类账户;③是收入了固定资产,相当于有了收入,记账方式跟资产类账户相似;④是销售费用,记账方式是费用类账户。
确定好了之后,就可以在每一个账户写下。最后再做一个表格汇总给上司看就行了。
学会会计有什么用?用会计学思维看事物会更透彻
自从我研究透了借贷记账法后,我对会计就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渐渐学会用会计学思维去分析一件事情的背后矛盾。
其中运用除法运算是最关键的,比如你开了一家奶茶店,从规模和营业额来看,你都比不上那些连锁店。这时你去了解另外一家公司的实力,可以从会计思维入手,假设这家公司的营业额每一年都在呈指数式增加,第一年是1亿元,第二年是5亿元,第三年是10亿;而他们同年的净利润则是1000万,1500万,2000万。
这样看好像看不出门道,这时你用除法去计算,会发现第一年的营业净利率是10%;第二年则是3%;第三年更低了,是2%。
这样一计算,是不是发现所谓的龙头老大也不过如此?接下来就可以用自己的优势去找到自家公司的发展方向。
另外一个更关键的会计学思维是看中大数字。这点可以从各位的消费习惯来解释,比如说你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有优惠,但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这时你为了省下这几块钱,发动了亲朋好友的力量。但是你用30万去买一辆车,这时加上各种保险、各种套餐等,需要花费33万,你还会不会想办法去降价?你可能会想,30万跟33万也没有什么区别吧,当机立断就付款了。可是,如果你是一个看中大数字的人,那么30万和33万之间就差了3万,3万块要买多少件衣服才可以节省下来?
按理说,越大的金额越能达到节省的效果,但是很多人对于省大钱却掉以轻心了。关于会计学思维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先进钱后花钱,绝不超前消费,也不要忽视现金流的潜在危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