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嘱库医嘱的法律效应
去年近7万人立微信遗嘱,中华遗嘱库设立的?微信遗嘱?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涉及财产分配的内容仍须订立合法遗嘱,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为什么?微信遗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去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华遗嘱就暂停了各登记中心的现场接待和登记服务,仅开放了网络咨询、预约服务和微信遗嘱功能,由于这次疫情的突发和严重,让很多人感到了一种紧迫感。所以仅在去年,中华遗嘱的线上功能和预约都暴增了几十倍。
用户通过?中华遗嘱库?微信公众号,搜索进入?微信遗嘱?小程序,这样在家就可以写一份遗嘱。这份遗嘱可以用文字、照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选择在本人去世后,或是某个约定时间,由中华遗嘱库将其寄送给想留言的人。而90后三年来立嘱人数翻近3倍,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成遗嘱财产,从数据上来看,几乎所有?90后?在写遗嘱时,都会将自己的银行存款纳入遗嘱分配的财产当中,说明此部分财产是年轻人当下比较重要的资产之一。而这项服务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且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期间。
?微信遗嘱?服务不涉及房产、财产分配:事实上,?微信遗嘱?服务其实是一种?情感遗嘱?,主要是用来传递亲人、朋友间的叮咛和嘱托,不作为法律意义上的遗嘱。不过就此,很多人都觉得也足够了,能够有份精神上的寄托已经不错了。
民法典继承编对遗嘱的形式有严格的要求,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和打印遗嘱。(以往的《继承法》里规定遗嘱的形式有5种,包括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和公证遗嘱。《民法典》新增了两种,即打印遗嘱、录像遗嘱形式。)所以看来,微信遗嘱并不符合民法典的规定,因此?微信遗嘱?仅适用于处理非财产性的事务,例如传递关爱或者叮嘱某些个人事务。中华遗嘱库开通该功能的目的在于,让大家通过这种更加温馨的方式传递情感。"
综上,微信遗嘱并不能证明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也不符合立遗嘱的有效形式要件,所以微信遗嘱并没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