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调解和开庭有什么区别
庭前调解和开庭区别如下:
1、阶段不同,庭前调解属于民事案件立案后,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前进行的调解,而开庭调解属于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并且都有和意且案情已大致查清楚的调解;
2、意义不同,庭前调解能够减少法院审判压力,而开庭调解则是必须的程序;
3、适用情形不同。如果案情比较简单,而且双方矛盾较小则使用庭前调解。开庭调解则是必须的程序,所以案件都适用。开庭调解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开庭审理后,都有和意且案情已大致查清的情况下进行的;庭外和解在开庭前后都可以进行,前提是双方达成合意;法院调解在开庭前,开庭审理时,做出终审判决前都可以进行。法院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必要程序。
庭前调解是在法院正式开庭之前双方当事人就该案进行协商的过程。
开庭即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
一、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调解:
1、诉前调解,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化在初始状态;
2、立案调解,对案件进行调解,属于一种有效补充;
3、庭前调解,对适合调解的案件进行的先行处理程序;
4、书信方式调解,能够调处纠纷;
5、社会化调解,根据案件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协助;
6、开庭调解,属于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
7、送达调解,充分利用与当事人接触见面的时机,对当事人进行的调解。
二、庭前调解作用如下:
1、不经过开庭程序,可以减少庭审中的矛盾与对抗;
2、容易调解和好;
3、协议便于履行,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障碍。
总之,庭前调解和开庭有明显的区别,但都是人民法院常用的调解方式,如果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