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是父母造成的
武志红老师在一篇《让你的声音流动》中提出一个观点,幼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决定了孩子将来爱不爱表达。也就是说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父母能不能准确而及时的回应孩子,会决定将来孩子的性格。
如果能及时并准确的回应孩子的表达,会对激起他的表达欲,长时期的这种训练孩子就会养成爱说话的习惯,这样他就会逐渐成长为外向型的性格。反之,则会使孩子不善表达,逐渐会趋于内向型性格。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幼童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如果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折感。如果妈妈没有注意到或者恨晚才给出回应,那么,婴儿就会产生挫折感。如果总是受挫折婴儿就会减少甚至不再向妈妈发出回应。严重的宅的情况,很可能都有类似的背景情况。例如孩子正在疯一般的玩的高兴,突然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此时,如果你说妈妈在洗脸。这是孩子可能会感受到自己没有得到回应。如果你说一句:你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的一下就自己跑开了。这就是他的发生得到了回应。
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我原来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现在想来孩子现在的性格真可能是在他婴幼儿时没有得到及时回应造成的。特别是小时候,由于工作忙,孩子都是让母亲带。目前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怎么跟孩子交流,只是静静的看着孩子,只要他不哭,母亲就在那儿盯着他。如果做了一些爬高爬低或有危险的动作,还是上去批评或指责几句。这都可能是造成孩子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原因。即使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在初为人父母之际,也不懂得如何育儿,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以至于产生什么样的性格定型,自己都无法掌控。有人还认为性格是孩子天生的,与大人无关的想法。
仔细贯通,这种情况与我们学到的脑科学知识也是相互贯通的。脑科学理论强调的是孩子自小大脑突触的训练,决定他将来那块区域的发达程度。我们如果能从小及时回应和与孩子交流,就会使他语言功能这块的大脑突触更加发达,长时间强化,孩子就爱说话、爱表达,渐渐形成外向型的性格。
再延伸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在很多心理学的现象中一样的。我们大人在生活、工作中,也需要经常得到及时回应。比如你讲了一个很好笑的故事,别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是你会觉得很愤怒或者很沮丧。你的下属做了一件很漂亮的工作,向你表达汇报,你什么也不说,或者就“嗯”了一句,他会觉得自己工作没有得到肯定,会很磋商他的工作积极性。《杀死比尔》中刻画的:白眉道长向少林寺方丈打招呼,但没得到回应,然后白眉灭了少林。《天龙八部》中,马夫人在洛阳花会上对乔峰献媚,他却置之不理,引来马夫人的报复不休。如此这般,在我们生活中天天在上演。我们不该重视一下我们对别人的回应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