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仁义道德

“仁义道德”是一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说其古老,是其上承孔孟的仁义思想;说其与时俱进,是任何一个事件,都会在网络放大镜的作用下,道德属性都会被无限放大,引发网友的强烈反应。仁义道德之于当今社会,既是最敏感、最广泛的议题,又是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

但我们发现,道德意识的提升,并没有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各类社会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似乎对道德的敏感,只是对道德滑坡现象的反应,而并非是后者的出路。人们陷入史无前例的道德焦虑之中,是非善恶,还有没有标准?是否法无禁止皆可为,除了法律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标准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正如波兰诗人辛波斯卡所说:“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惟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人们把仁义道德高高举起,又重重摔在地上。对仁义道德的失望,很容易让人们蔑视一切,放任自我,坠入虚无。

2

但这真的是仁义道德的锅吗?其实,未必是道德自身出了问题,因为仁义道德本来就是人定的。归根结底,是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仁义道德?

《素书》中关于道德的阐述如下: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而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素书中所讲仁义道德层层递进,为古人提供了攀援悟道切实可见的路径。对于现代人来说:道德可以解释为源自于特定哲学、宗教或文化的行为准则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标准或原则,也可以源于一个人所相信的普遍价值。道德是一种“非正式公***机制”,非正式即指无法律或权威能判定其正确与否,而公***机制指所有场合都能套用的准则。作为人类***同生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对社会生活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道德的事可以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仁义道德的理念,自从我们有意识起,就一直贯穿于我们所受的教育理念当中:仁为仁爱,怀有仁爱之心,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心胸宽广,能容万物;义为道义,义气。重信守义,为朋友两肋插刀。遇事不退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道是我们所选的人生道路,生活处处皆是是道;德为德行,美德。厚德载物、德位相配,有好的德行,才能承载美好的事物。

道德的理念,看起来似乎很清晰。然而为什么世界并没有变成大同,反而处处充满纷争?根本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忽略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文本的,而是融入社会的一种动态实践。对个人来说,仁义道德落实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静止不变的事物,遇到动态的社会实践,自然就会遇到种种问题。

首先,仁义道德的标准是模糊的。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讲,此时的道德,到了彼时就成了不道德。比如譬如纣王无道,姬昌起兵伐纣之时,也曾有过犹豫:自古以来,以臣伐君,是为不道。但如果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太师闻仲一样一意愚忠,就成助纣为虐。从***时性的角度来讲,不同地区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在西方,洋人见面亲吻,但如果在中国依葫芦画瓢,恐怕会被送进局子。

其次,仁义道德是相对的。做一件事情,对一方是道德的,对另一方可能就是不道德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对别人好,很无私,感受到或者看得见他为别人的付出,人们理解的是好人,但是由于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他自己的家人过得很痛苦,这算不算仁义?再者,出发点是道德的,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不道德的。此类事例比比皆是。

最后,仁义道德,让人有了比较的标准。有了比较,就有了纷争。为了争夺这个名相,甚至不择手段。更有甚者,把仁义道德本身当成挟持别人的工具。古有曹操以勤王之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有漂亮国拿着道德大棒满世界挥舞,动辄以人权之名干涉别国内政。精致光鲜的仁义道德,被恶人利用,成了用来谋取私利的肮脏手段。

综上可以看出,人为制定的仁义道德是靠不住的。活在当今社会上,遵纪守法,融入社会秩序。但如果死守道德,就无异于给自己裹小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困扰。作为修行人,目的在于突破自我,就更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老子就曾说过:“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庄子也强调外化而内不化,外部和光同尘,内部却要守住自己的本心。那我们应该依照何种标准来作为呢?

3

老子认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正真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故实际上达不到德。上德之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强调作为而无以能为。在老子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演化而来,而德是我们从道获得的属性。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

而真正的上德,并不来源于外界的标准,而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正如佛家所言“本来具足”、“众生皆有佛性。”古希腊哲学家、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安提西尼认为:美德是自足的。外在传统道德规范压制人性,而道德自由在于顺从自然。近代王阳明更是倡导“致良知”。东西方的圣哲,在关于道德的解释上,达成了一致。

《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我们生来具足、不必外求的道德,与世俗意义上的仁义道德相比,具有很大不同。首先,它不具有历时性和***时性。“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万物变而它却恒定不变。其次,它是万物的母体,生养万物,却与万物没有利害关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再者,他又是无形无相的。我们不能通过可见的标准去把握它,更不可能利用它去干涉、约束别人:“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犬儒主义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判断是非客观标准,最终很容易倒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倒掉,步入虚无的泥沼。而老子却用了水、婴儿、山谷、玄牝等种种生动的物象来比喻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同时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问道之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有其自身的轨道,可以说有自身的规律,只要按照这些规律生存,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能在宇宙中体现自身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合道生存的重要性。

反者道之动。当我们回过头来,站在道的高度去看世俗间的仁义道德,就会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仁”可以拆成两个字,就是“人二”,二代表一阴一阳,世界是先天一炁所生,由道演变而来,同时也少不了一阴一阳平衡,天地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如果滋养万物的同时造成灾害,就不是真正的仁义和善良。“义”可以理解为真实、实践。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实践、证明,不假仁假义,不欺骗自己,也不要被框架,做最自然的自己。“道”为宇宙本源,道虽生万物,但却不是刻意有为之,道法自然,说明一切都是自然循环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大道本无形,无穷无尽、运转不停;“德”可以理解为是格局,在道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发展,回归初心、做好自我。德也是道的外在表现,为运转不停的道做一个清晰的定位。

总得看来,(丹台接引)如果不去遵循自然、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道德,而是一昧的墨守成规,试图用各种“名”解释中华文化所存在的价值,以善恶评判标准,以善心做为标准,这并非真正的仁义道德。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大爱,乐于帮助别人,才能更好地修行,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行善而行善,修行就是去了意义,当然也难于修成。正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作为修行人想要突破自己的格局,更要效法真正的道。正如《易经》所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不用担心道不可得,万物皆从道而来。抛却自己的感官,用心去体悟大道。人心死,道心活,则先天一炁自然从虚无中来。既然得道,万事万物自然就有了答案,就可以像圣人那样“抱一为天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