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鸦片战争............

清廷采「闭关自守」政策的原因: 清代自康熙以后,撤消海禁,准许外商来华贸易,但仍采「闭关自守」政策。现述其原因如下: 1. 不明世界形势 中国自古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不屑与外国交往,又不清楚当时国际形势,视外人为蛮夷,故实施「闭关自守」政策。 2. 经济自给自足 中国地大物博,以农业为主,一切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并无对外通商的必要,反担心对外贸易会给国家不必要的滋扰,因此实施「闭关自守」政策。 3. 担心外商生事 中国常遭外族侵扰,自古以来即有夷夏之防;且有些来华商人在东南沿海生事,使清廷有戒惧之心。清廷为自卫,避免节外生枝,故实施「闭关自守」政策。 18世纪,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采取海外拓展政策,但对华贸易受到很多限制,最后依赖鸦片打开中国市场,终于引起中英冲突而演成鸦片战争。   ~~~~~~~~~~~~~~~~~~~~~~~~~~~~~~~~~~~~~~~~~~~ 3.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通商的〝管理措施〞: (即「闭关自守」政策的内容) 清廷为防外力的入侵,及免受「夷风」的感染,故对外通商采取「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宗旨。为贯彻上述精神,遂有下列种种管理措施:(括号内属此措施的结果) 1. 独口通商 康熙23年(1684年)平定台湾后,放宽海禁,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为对外贸易港口,并在江﹑浙﹑闽﹑粤设海关。乾隆22年(1757年),为易于管理外商,以海防为由,关闭三口,独留广州一地通商,此为独口通商时期。 2. 公行制度 康熙59年(1720年),成立由中国商人组成的公行,作为兼办商务和外交的机关。外商不得与中国商人直接交易,须由公行承销出入口货物,并同时划定价格;且代 *** 约束和监视外商,且转达外商对 *** 的陈述。(公行有滥用职权的现象,引起外商不满。) 3. 商馆制度 自实施独口通商,外商在广州贸易,均须居于城外的商馆内,商务则委托「大班」为经理人,与公行的行商接洽。(贸易之权全操于公行之手,外商至感不满。) 4. 颁行禁例 清廷为防范外商,颁行一系列苛刻禁例,如不准船舰入口,不准妇女入城,不准自由活动,不准乘轿游河,不准习华语,不准建西式房屋,贸易完毕便要离境等等。(重重束缚,外商至为反感。) 18世纪,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采取海外拓展政策,但对华贸易受到很多限制,最后依赖鸦片打开中国市场,终于引起中英冲突而演成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英国对中国总***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是同法国一起发动的。 zh. *** /w/index?title=%E9%B4%89%E7%89%87%E6%88%B0%E7%88%AD&variant=zh-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结束。鸦片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背景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中国清朝 *** 决定闭关,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州一地,指定十三行来管理贸易,西方人尤其英国希望进一步开放贸易,屡次派使交涉不得开放,埋下两国冲突的远因。 自19世纪初叶开始,为了平衡进口中国茶叶等货物带来的贸易逆差,英国等国商人大量向中国走私主要产自其殖民地的毒品鸦片。清雍正帝早于1729年便已明令禁烟,但鸦片贩子不顾禁令,贿赂清朝 *** 官吏,勾结中国走私贩子里应外合,在广州对出的零丁洋利用特制快艇进行鸦片武装走私。这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且鸦片大量输入使得中英之间的贸易由中国的出超变为英国的出超,导致中国境内的白银大量外流,出现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使得朝野上下,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颁布禁烟命,并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

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 *** 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战争经过 1840年,英军到达广州海面,但被林则徐击退,之后转而攻击厦门,亦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败,不过沿海各省除林则徐和邓廷桢外,均未事先备战,因此英军接着北犯浙江,顺利攻陷定海。道光帝免去了林则徐的职务,派琦善同英国谈判,签订《穿鼻草约》,但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引起道光帝不满,道光帝于是派奕山为靖逆将军赴广东指挥作战,英军随即进攻广州,以死9人代价击败2万中国军队,奕山挂白旗向英军投降,不但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8月27日,英军再次侵入浙江,1842年攻至南京,3月10日中国军队反攻失败后被迫再次和英国谈判。 战争结果 在英军的胁迫下,中国清 *** 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订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中国船只遭到英国炸毁国际关系的改变: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主的封建国家,清 *** 行使全部 *** ;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 *** 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2.社会问题的加剧,清中叶自嘉庆、道光年间以后,中国社会已有种种严重问题,包括土地兼并、人口过剩、贪官污吏等,但在川楚教乱之后数十年的太平,使得当时的社会问题隐而不现,鸦片战争虽然直接影响的地区不多,但对于清朝的权威有所打击,许多社会上的问题逐渐浮现,造成较多的民变发生,间接促成了太平天国的兴起。 3.对知识界的影响:从历史的宏观看来,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上)的巨大差距,但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物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但绝大多数的士大夫,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此外,由于五口通商使得口岸的商人(或被称作买办),反而较一般知识分子更先开始接触学习西方事物。 zh. *** /w/index?title=%E7%AC%AC%E4%B8%80%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variant=zh-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名英法联军之役或亚罗号战争,是19世纪中叶英国、法国与清朝之间的战争。 公元1860年,法国借亚罗号事件与英国合派联军侵入北京,最后在俄罗斯公使的调停下,双方签订《北京条约》:除了开放更多港口以外,还把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及承认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权益。而联军在战争期间,也抢夺烧毁了清朝皇室花园圆明园,造成大量中国文物的损毁与流失。 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入广州1851年太平天国事件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强从中国获取利益的大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但四国的修约要求,并没有得到清 *** 的允许。于是英、法两国分别以1856年亚罗号事件和马赖神父事件为理由,发动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持续了四年多(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最后战争以中国战败,联军攻入北京、清皇室西狩逃难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除了对抗中国军方的正规军事行动,也做出了不少非正规的掠夺行为。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皇室园林——圆明园。 俄国干预 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派普提雅廷为公使,与清 *** 谈判边界问题。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以武力强迫清廷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国;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中俄两国***管。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由,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 *** 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同时,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1864年,俄国强迫清 *** 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条约签订 1858年5月,英法联军侵占大沽炮台,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6月23日,迫使清 *** 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 公使进驻北京 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 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中国赔偿英国四百万两、法国二百万两白银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联军以焚毁皇宫作为威胁,迫使清 *** 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续增的条款包括: 1.开天津为商埠 2.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3.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 4.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 5.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 *** 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 ***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 *** 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了外国的资源来帮助内乱。 zh. *** /w/index?title=%E7%AC%AC%E4%BA%8C%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variant=zh- 烦请细阅!!**

鸦片战争 背景 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储存库清朝自康熙以来一直收紧外贸政策,仅允准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来源请求]。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廷进一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批准两广总督提出的《防范外夷规条》,严限制外人来华贸易外。更规定武器、米粮、硝磺、铁锅、废铁和各种铁器不准出口。蚕丝、绸缎也有出口数量规定。正是这种保守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的远因。 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出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 中国人在服食鸦片中为了摆脱贸易逆差,英国从其殖民地印度走私鸦片来华。由于吸食鸦片会上瘾,故中国历代亦严格控制其入口。清廷于雍正年间已明令禁烟。但鸦片贩子不顾禁令,贿赂清廷官吏,勾结国人,在广州对出的零丁洋利用特制快艇进行鸦片武装走私。由于走私鸦片利润甚丰,鸦片走私来华日益严重,由道光元年(1821年)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1839年)间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来源请求]。令英国出超,并反使中国入超[1]。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2]。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更败坏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来源请求]。 由于鸦片的危害日趋严重,使得朝野上下,禁鸦片的呼声日趋高涨。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颁布禁烟命,并派钦差大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执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将大部分法律上属于英国人的鸦片库存全部销毁。 英国出兵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要求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交出凶手

义律却自己轻判了事. 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3]: 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 10月1日,英国内阁以商务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胁为理由

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虽然依据中国法律英国人无权在中国领土上存放鸦片。1840年2月,英国 *** 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1],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 *** 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编辑] 战争经过 1840年,英军到达广州海面,但被早有在当地驻兵准备的林则徐击退,之后转而攻击厦门,亦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败,不过沿海各省除林则徐和邓廷桢外,均未事先备战,因此英军接着北犯浙江,顺利攻陷定海。道光帝免去了林则徐的职务,派琦善同英国谈判,签订《穿鼻草约》,但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引起道光帝不满,道光帝于是派奕山为靖逆将军赴广东指挥作战,英军随即进攻广州,以死9人代价击败2万中国军队,奕山挂白旗向英军投降,不但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8月27日,英军再次侵入浙江,1842年攻至南京,3月10日中国军队反攻失败后被迫再次和英国谈判。 战争结果 清 *** 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 *** 议约,双方***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 *** 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 中国香港岛因此被割让给英国,上海、广州等五大口岸被迫开放给英国人贸易和居住。 影响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主的封建国家,清 *** 行使全部 *** ;鸦片战争之后的南京条约以及其后的一连串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部分 *** 遭到严重的破坏,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清中叶自嘉庆、道光年间以后,中国社会已有种种严重问题,包括土地兼并、人口过剩、贪官污吏等[来源请求],但在川楚教乱之后数十年的太平,使得当时的社会问题隐而不现[来源请求],鸦片战争虽然直接影响的地区不多,但对于清朝的权威有所打击,许多社会上的问题逐渐浮现,造成较多的民变发生,间接促成了太平天国的兴起[来源请求]。 从历史的宏观看来,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物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但包括朝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4]。此外,由于五口通商使得口岸买办的商人,反而较一般知识分子更先开始接触学习西方事物[来源请求]。 战争后中国的对外政策仍是旨在「羁縻」。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4]。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动机 1851年太平天国事件爆发后,列强认为这是加强从中国攫取利益的大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但四国的修约要求并没有得到清 *** 的允许,于是列强开始谋求兴兵借口。 导火线 两广总督叶名琛当时纵容广东人民排外的活动, 包括袭击英军舰, 对一切外国的投诉均置诸不理,1856年亚罗号事件发生后,叶名琛对英态度恶劣,毫无诚意,不赔偿、不道歉, 只答应放人,此举令英国方面极为不满,复以英国企图修改《南京条约》亦遭清朝拒绝。 另一方面, 关乎法国神父马赖之西林教案, 广西知县并无循正确途径处理, 在没有告知法国领事管的情况下处死马赖, 令法国方面极为不满。 英法两国遂以此为借口联兵攻打中国。英法虽然还联合了美国、俄国,但美国仅以外交支持,俄国则借机渔利,军事行动只有英法联军。 第一次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入广州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俘虏了总督叶名琛。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5月攻占大沽炮台,兵临天津,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6月23日便迫使清朝派遣大学士桂良与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为: 公使进驻北京 开放牛庄(今营口)、登州(今烟台)、台湾(今台南)、淡水、潮州(今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今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 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国赔偿英国白银四百万两、法国二百万两 并约定隔年于北京换约。后与英国在上海追订《通商税则善后条约》,承认鸦片合法。 [编辑] 第二次英法联军 1859年,英法发舰前往北京换约,在大沽发生炮战,受创而去。1860年大举来袭,大沽、天津相继陷落,不久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和烧毁了皇室园林圆明园和静宜园,而清文宗等则以西狩为名逃奔热河。 10月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出面代表议和,除了完成《天津条约》的换约外,加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以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 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给英国 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 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和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刚一签字,英、法、俄等公使就立即表示,只要清 *** 认真「履行条约」,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 ***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2年1月,清 *** 对太平天国事件确立了「借师助剿」的方针,引用外国军队来帮助内乱。

装备方面: 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装备最先进的舰队

不仅具有远洋航行能力

在速度及火力上都远胜清军

清军开战之初仅虎门一带防备堪与英军一战

其他地方的防备松懈

予英军可乘之机 训练方面: 清军久未开战

训练不足

军纪败坏

不堪作战; 英军则训练有素

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非清军或地方郷勇所能对抗 战略方面: 英国在攻占虎门失利后挥军北上

攻占大沽

天津

当时清军北方海防松弛

军纪败坏

迫使道光皇帝撤林则徐职

及后道光正式对英军开战

但其时南方防备已被琦善所撤

英军更在增援清军未到前

先攻下中国香港及虎门炮台

英军既有立足之地

加上又有海军支援

遂在沿海一带大败清军

攻入长江口直迫南京

迫中国签订城下之盟<南京条约>

参考: 中史书+自己意见

林则徐在虎门烧鸦片,于是便以为英人亦会攻虎门,于是在虎门上做了很多备战工夫,但全都没有半点用途,因为英人舍南取北,直攻北京。北京在毫无准备下迎战,再加上慈禧太后将用作军费的金银用来享乐。在无准备、无新武器下,清 *** 的结局只有战败一条,更签下将中国香港割让的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