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数权”问题的几点思考
"数权"就是数据权益,分为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等。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类数据被作为数据资产,越来越具有市场价值。出于各种利益诱惑,数据也被滥用或非法交易,严重侵犯了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国内“数权”的现状令人堪忧,保护“数权”任重道远。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联合发布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严厉打击平台企业超范围搜集手机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从严防控非必要搜集数据行为,依法依规打击黑市数据交易。
然而非法搜集、占有、使用、买卖各类涉及政务、交易、个人信息等数据的行为屡禁不止。尤其是个人信息更为严重,可能大家都遇到过刚买完房,各种中介的电话就没完没了;孩子刚入学,各种培训机构的电话接二连三的打进来;在网站搜索了一个关键词,浏览网页时就会看到各种购物网站的相关产品广告。这些令人头痛的骚扰电话和广告的背后,是对数据要素的非法侵占和数据黑市的非法交易。
工信部年初印发《“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要素价值体系,并明确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强化大数据在政府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进行数据挖掘利用的同时,如何依法合规地使用数据要素,保护数据权益,也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其实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数据的合法使用,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网络安全法》主要规范了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的活动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管;《数据安全法》主要规范除个人信息以外的其他数据的安全、治理和交易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 主要是对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今年2月15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施行。既是适应国际国内网络安全新形势的必然举措,也是进一步落实2021年新实施的《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必然要求。
数据权益的保护需要依靠法律依据,需要依法规范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使用、交易等过程,保护数据权益人的数据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然而当前对于数据权益的法律边界不是很清晰,需要企业和个人基于伦理准则去处理数据,数据伦理也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尤其是涉及个人隐私数据时,伦理准则和法律规范都非常重要。
数据要素作为一种资产,业内也在一直争论其权属问题,到底数权应该归谁,政府、企业、还是个人?
首先来看政务平台行政业务数据,随着数字政府的推进,各级政府部门、行管部门都在开发应用数字政务平台,但由于政府自身很少有信息化系统建设能力,多数是通过科技公司建设开发的,毋庸置疑政务数据归政府部门所有。一些系统建成后有些是由政府部门自己维护管理,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必须依赖科技公司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因此这些科技公司拥有一些涉及政府运营或行政审批数据的权限,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再来看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数据和社交平台的用户数据,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就医、社交、工作都深度依赖互联网,各类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不仅记录着你的交易数据,甚至追踪你的每次点击操作,你的浏览行为和关注商品都会被采集下来,还有各种物联设备,随时追踪着你的位置信息、实时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进入非正常营销活动,有些被大数据用来“人肉搜索”、“杀熟”,甚至被用来被骗。这些平台采集的数据都属于个人隐私,所有权不应当归平台或开发公司所有,平台和公司只能在有限授权下使用,更不能用来非法交易和传播。
首先,政府要加大立法和监管执法力度。应该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这几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另外,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增强内部技术能力和数据治理能力,做好政务数据的数据安全和数权保护。
其次,企业要严守法律和道德底线。企业经营活动应该依法合规进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既要遵守法律法规,更要守住道德底线。
再次,个人要提高自我数权保护意识,在上网购物、使用手机应用的时候,多留意冗长的格式化“隐私”申明,避免不法商家在你不注意的情况“被动授权“你的隐私数据的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