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心理分析美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流派·心理分析美学

心理分析学派又称精神分析学派或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这一学派即在欧美各国逐渐流行,并形成若干流派,对医学、心理学和文艺学等各个领域产生很大影响。本世纪以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流派,多被应用于研究文艺心理学、艺术批评理论和审美教育等方面。

弗洛伊德的理论结构有五个支柱:无意识、婴儿 *** 、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其中以无意识和对人的性本能的强调对美学的关系最大。他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主要部分,而前者只代表个性的外表方面,并不重要;后者则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隐藏着各种永不停息的本能冲动(最根本的是性本能,即“力必多”),它们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至全部行为起决定作用。而精神分析学的目的就是去探索这种深层基础的结构和原因,所以又称“深度心理学”。

心理分析学派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属于无意识,包含着最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力必多),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和判断,是一种受各种伦理原则所抑制的伪装了的本能,按“现实原则”活动; “超我”代表良知和道德规范,压抑各种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因此, “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矛盾之中,而使压抑在“本我”中的性冲动为了寻找出路,便转移到其它活动中去,成为人类一切文明的来源。而艺术创造,则是这种转移的最好形式: 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在现实生活中性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便通过幻想的形式,在艺术王国中取得“替代性的满足”,而正是这种替代性的满足,就成了美之所以为美的源泉。按照这一理论,心理分析美学认为文艺创作纯属无意识活动,诗人只是一个白日梦者,其他创作动机也只植根于性 *** 的土壤之中,是为了在幻想的生活中放纵自己的 *** 。因此在弗洛伊德看来,达·芬奇所描绘的各种圣母象和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表现的复仇情绪,都只是人们恋母情结的升华。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后来为他的学生们所发展。如在荣格那里,无意识的内涵就不仅限于性本能的冲动,而且还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新概念,认为无意识并不只是由个人的经验所获得,而是由人类千万代的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一种普遍精神, 即“原始意象”。这样,荣格便把集体无意识纳入了人类活动的历史范畴,它在本质上不单纯是生物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其内涵也较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宽泛得多,由此,荣格虽然仍坚持无意识是创作的推动力,而集体无意识也只有在艺术的幻想世界中才能得到体现;但他却认为这种体现与其说是艺术家个人心灵的回声,还不如说是人类心灵的回声,而且正是这种人类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才把个体的种种经验和印象组织成了美的形式。因此他还认为艺术的社会价值就在于“继续不断地培养时代的精神,召唤时代所缺乏的各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