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与道德:分离还是结合】道德与法律论文2000字

摘 要富勒与哈特针对?法律与道德分离与结合?展开辩论。哈特为实证主义分离主张辩护,认为法律和道德是可分的,并将?分离说?的内涵作了更为具体表述。而富勒则从法律秩序的道德基础和法律自身的道德性出发强调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

 关键词法律;道德;富勒;新自然法学派

 美国法学家富勒(Lon L?Full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学术生涯的代表作《法律的道德性》中,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展开了讨论。这本书同时也是富勒与哈特学术论战的产物。富勒与哈特针对?法律与道德是分离还是结合?展开辩论。哈特为实证主义的分离主张辩护,认为法律和道德是可分的。而富勒则从法律秩序的道德基础和法律自身的道德性出发强调了法律与道德不可分。为反驳当时实证法学的学术观点?道德与法律的分离?富勒写就了本书。从书中?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不满而展开?就可看出作者写作本书的出发点。

 富勒是通过证明?法律与制定法律的目的性不可分?来论证?法律与道德不可分性?这一观点的。富勒认为,如果仅仅知道一条规则,而不知道制定该规则的目的,此种情形下,我们就无法知道这条规则意味着什么,进而根本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只有清晰地了解被观察者的目的,我们才能了解其行为的涵义,进而理解行为人的行为本身。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对法律和道德的不可分性这一主张的证明,是从法律的目的性出发进而到法律的道德性。他的证明思路概括如下:立法者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制定出了法律。因为我们可以对立法者立法目的和动机进行道德上的评价,所以出于一定目的而被创制出的法律就具有了道德性。

 富勒认为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联系,但他并不认为所有的道德都有与法律相联系。举例来说,接济穷这样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但是这样的道德和法律有关吗?答案是没有。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富勒详细地对与法律相联系的道德进行了阐述。从层次上将道德划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前者对人们必须做到的提出了要求,是人类行为准则的最低标准;而后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对人们可以达到的最好的、理想的程度的追求。前者的表述方式一般是?你不得不如何行为?或?你应当如何行为?;而后者的表述方式一般是?你最好怎样行为?。前者会对不遵守它的人施加惩罚或负面评价;而后者却不会因为人们没有能力达到它所要求的境界而施以惩罚。

 富勒对法律的道德的另一种分类是将其划分为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前者关注法律的实质性目的,而后者关注程序性自然法;前者是传统自然法所信奉的一些价值理念,而后者是位于法律内部的价值体系,由一系列程序性法律原则构成。富勒认为,制定法律的活动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被归纳为:公开性、一般性、清晰与明确性、官方行为与法律规定的一致性、稳定与持续、不溯及既往、不作相互矛盾的规定、不要求不可能之事。富勒认为,违反法律内在道德即以上原则的法律违背了法的实质,不认为这是真正的法。法律内在道德的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自然法学界限的突破,是对自然法学超越性的发展。

 而关于法律的目的,富勒以一种中立的态度来对待它们,富勒认为它们并不一定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而富勒与哈特对法律的道德性展开思考与辩论的背景,是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二战中为**工作的司法工作者,在这场审判中为自己辩护,自己当时只是在适用**制定的法律进行司法审判。二战中,**采取法律的形式公然践踏公民权利,由此可以看出,法律也会以追求不符合公平正义的目标,产生恶法。关于法律的目的性,富勒仅表明其和与整个法条是无法分离的,如果将法律的目的与法律规则分开看,我们将无法辨别法律的规则构成的还是不是法律,而无论法律追求的目的是善还是恶。也就是说,富勒承认?恶法亦法?。

 掩卷沉思,富勒的观点是对传统自然法学的突破与发展。他的学术观点对我国建设?法治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已有十五年。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步伐仍在继续迈进。我们在贯彻依法治国基本基本方略的同时,也应当关注我们所实施的法律本身的正当性,正义性等。而富勒对立法的目的的道德性的探讨,和对程序正义的强调,能使?忠于法律?的理想变得有意义,也才能真正地实现?忠于法律?的理想。

 参 考 文 献

 [1][美]富勒,郑戈译.法律的道德性[M].商务印书馆.2005

 [2]孙笑侠,麻鸣.法律与道德:分离后的结合重温哈特与富勒的论战对我国法治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刘维可.富勒思想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10

 [4]李雪蕾.法律内在道德及其价值初探解读富勒《法律的道德性》[D].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10

 [5]孙健.哈特?自然法的最低限度内容?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