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好律师
如何选择律师,这是目前当事人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出于专业的训练,律师的口才都很好,在争取法律服务项目和案件时,大多会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在当事人真正遇到法律难题时,律师的业务能力则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当事人能不能在签订法律服务合同或者代理协议之前,就将律师的法律服务能力看得一清二楚?一般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从律师的“学”、“识”、“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选择。“学”,就是指律师的学习履历。现行的中国法律法规已达6亿字左右,没有一个律师能全部记忆在头脑中,所以,律师最关键的学识不是过目不忘,不是能够背得出多少法律条文,而是能否掌握“法理”(也就是法律的基本原理),对某个实际问题能否通过所掌握的“法理”快速地作出严密而准确的法律逻辑判断。这就是“学”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讲,法律条款可以在短时间内强行记忆,但“法理”却不行,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各门各科的“法理”。一般而言,只有受过国家正规的高等教育的律师,才能较全面地掌握“法理”,并且由于经过正规的法律专业训练,也知道法律思维的基本方法,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法律分析。所以,当事人选律师,首先要考虑正规的“法律科班出身”。其次,看一看这个律师写过什么东西,写过什么理论文章,或者写过的法律文书水平如何。自己看不懂的,可以找个稍懂法律的人看一看。“识”,就是一个律师的“见识”。律师见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律师的法律功底是否深厚,即“学”的功底;二是律师对实际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理解程度,也就是上面说到的对实际问题能否作出严密的、准确的法律判断。律师的这一法律“见识”功底,跟每个律师的悟性有关,有时是基于一种天份,但一般来说,律师的见识功底可以通过长期的法律(司法)实践积累取得。所以,首先,看一看律师从事法律工作的时间有多长,一般从事法律工作时间较长的律师,其法律“见识”会优于从事法律工作时间较短的;其次,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看这个律师处理过什么法律事务,处理过什么案件,有什么成果。“诚”是指诚信。一般来说,是律师都比较讲究诚实信用,除非是那种打着“律师”招牌的所谓“法律工作者”。当然,不可否认,每个律师的诚信度有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在律师多,竞争残酷的地区。对于初次接触的律师,谁也无法谈几句话后就能分辨其诚信度,但有一点,那种未仔细了解案情、未看材料、未作深入的法律分析就拍胸脯、下保证的律师,其诚信度估计不会太高。这种律师有可能就是那种“揽案拍胸脯,遇事拍脑壳,败事拍屁股”律师。“诚”还表示律师对当事人忠诚,对法律的忠诚。当然,这两个“诚”往往会发生冲突,这就取决于律师平衡艺术和选择技巧,更多时候是取决于律师的职业伦理观念。律师的职业伦理与“良心”“正义”没有直接联系,有时候也不要怪律师会钻法律空子。当发生当事人利益和法律利益冲突时,每个律师都会有不同程度差别的选择,但是,如果是一个学识深厚的律师,往往会作出令你满意选择,就算你委托的法律事务失败了,也可能会让人感觉“虽败犹荣”,或者在某些方面得到及时补救,或者是罚当其正,口服心服。“影响力”可能是基于“学”、“识”而评价律师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指的是律师通过执业行为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深度、高度。人们知道有“影响力”的律师是用来解决大问题的“大律师”,较受委托人欣赏的是一种有行业影响的大律师,他们是专家而非“明星”,平常处事比较低调,但一旦碰到突发、重大的法律难题就能发挥实力,帮助当事人(个人或企业、单位)谋篇布局、制定方案,然后调动自己能够掌握的一切社会资源,分步实施,最后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