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品得与社会第二单元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中的问题:越王的剑怎么会在
“越王勾践剑是陪葬品
1964年,我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班毕业,被分到了湖北。第二年夏天,荆门漳河水库第二干渠建设施工,我带了两个人下去。在荆门、钟祥、江陵沿途搞了个把月的调查,最终在江陵八岭山这一带发现大型墓葬几十座。我打探层下去,发现有两种土色不一样,初步判断可能是汉墓或者楚墓。
这里的土质与我以前的发掘不一样,一挖下去都是水。晚上,我在煤油灯下面看长沙发掘报告;白天我就与大家一起搞,向一些工人请教。长沙发掘报告中称,发掘到406号墓的时候,上面有一层席子。我读到的第二天,就让大家停止施工,在四角清理一下,看看有没有一层席子。他们一清理,果然找出了四床席子。
越王勾践剑是在发掘纪南城望山一号到四号墓的时候发现的。最初我判断它是一个贵族墓。挖的时候,我负责清理头箱和棺室,当我取出剑的时候,上面还套着剑鞘。第二天,工作人员清洗完以后,发现上面有八个字,“越王□□自乍(作)用鐱(剑)”,其中六个字被正在工地上的历史学家方壮猷先生认出,但人名却难以确定。方先生就写信给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容庚、徐中舒、陈梦家等人,有人把人名认为“鸠浅”,唐兰和陈梦家两人认为,这八个字应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我认为,一个考古学家不仅是发现什么东西,而且要对你发现的东西能够解释。我后来进行了细心的研究,认为越王勾践剑不是战利品,而是陪葬品。因为剑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礼品,勾践把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她生的就是楚惠王,这把剑也作为陪嫁品流入了楚国。
楚王后来又把这柄剑赐给了固。固死后,这柄剑就殉葬于墓中。
望山沙冢楚墓出土文物很丰富,8座墓葬中保存较好的随葬品近2000件,包括陶器460件、铜器580件、漆木器460件、玉石器116件、丝织品124件、竹简273枚,其他随葬品200多件。望山沙冢楚墓发掘是1965年湖北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它是当年全国的四大发现之一。
■发现背景
越王勾践剑
据《拾遗记》等古书记载,越王勾践有一个嗜好———铸制名剑,并有众多传说留世,但在很长时间里并未有相关文物,直到1965年湖北省江陵纪南城楚墓发掘时发现了一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该剑全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出土时剑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出鞘时剑身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2000多年前先人的铸造工艺叹为观止。随即此剑便获得了“天下第一剑”之名,作为镇馆之宝被湖北省博物馆珍藏,被称为我国国家一级文物中的极品。
云梦睡虎地秦简
云梦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在该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是考古界首次发现秦代竹简,它填补了秦代历史研究的文献空白。睡虎地秦简内容丰富。《编年记》记录了秦国的国政和征伐大事;《日书》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意识及生活习俗;《为吏之道》则是一本古老的官员培训课本;《语书》、《封诊式》记录了当时的政府文书和官员的办事程序和案件审理的细节;而《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中记载的20多种法律条文缜密周到,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政治文明”也有相当水平。
人物
陈振裕,40年来荆楚地区重大考古发掘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1940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中学就读于厦门第一中学,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馆工作到1989年,1989年3月至今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云梦睡虎地秦简》、《云梦睡虎地文字编》、《宜都城背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中国漆器全集》(一、二卷)、《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等专著1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