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带来的新变化|新课改对老师带来的挑战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新课改所带来一些新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究。从学生、老师以及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些变化,使我们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了,老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了。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老师;学校;新变化

新课标在我校实施已经有4年了,在重新审视我校这几年来的变化时,我深切体会到,4年的课改,使学生变了、老师变了、学校面貌也变了。

一、学生变了——素质全面发展

课改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这是我校课改的教师的***同体会。

首先,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了,这得益于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比如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尤其是互联网及其他传媒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通过《文化生活》学习,提高了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通过《政治生活》学习,学生们懂得了为什么要参与政治生活,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通过《经济生活》中的商品知识学习,让学生懂得了将来自己成为生产者必须要为用户着想;货币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知识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财政知识的学习,感受国家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我们过去教育的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新课改通过学习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孩子们积极主动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

其次,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我在讲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知识时,很多学生都会联系当地的村委会、居委会实际提出“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议是”等口头语,甚至提出与书本观点不同的言语,一只只高举挥动的手成了课堂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热烈讨论,激烈辩论的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

再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增强,突出表现为学生“问题”意识的逐步形成。比如说,在讲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时,有很多学生提出:既然当今社会还有不讲诚信的存在,国家何不从立法上去完善,通过法律法规去约束人们的不诚信行为呢。如果说在过去,我们的学生是把教师传授的东西当真理全盘接受的话,那么现在学生则敢于对老师和书本大胆提出质疑。

总之,学生的变化,切切实实体现了学生在校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师变了——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课程改革需要高质量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通过网络等大众传媒工具去浏览知识,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首先,观念新了。课程改革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式的观念革命。教师观念实现了历史性转变,表现在:

第一,课程意识明显增强。以前有些老师备课主要是写些无谓的内容,比如什么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等等,而且是照搬照抄教师教学用书。而今,我校教师考虑的只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的教给学生。备课主要是备教法、备材料、备大纲、备考纲了。教师不是置身于课程之外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

第二,教学观和学习观明显改变。过去老师认为教学是知识的传递,现在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同发展的过程;杨梅老师说,过去认为学生学习就是被动接受知识:听课→记笔记→做作业→考试;教师的教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通过4年的实践,现在则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特别是在教师的直接参与下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构建,获得体验,自我发展过程。

第三,质量观、人才观更为科学。过去认为高质量的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知识,现在认为,教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习,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良好的个性。

其次,教学行为切实转变。突出表现在:

第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讲得过多,过细,“满堂灌”过多的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应更多的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上,给学生以指点。重在教给学生们的方法,培养他们一种扩散思维的能力。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收集材料将更加重要。

第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研究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

三、学校变了——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新课程使学校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主要变现在:

第一,学校的文化底蕴更浓。学校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新课标实施这些年来,我们学校建设了文化走廊,其内容分为:一是伟人和名人,二是中国历史与文化,三是世界文化的金典,教师风采与理念。一所学校要想达到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最好是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在一些醒目的墙面上处处都看到文化的效应,让师生感受到了文化的熏染。

第二,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学校成立了各学科研究小组,每星期利用2节课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和一次实质性的新课改教学内容中心发言,打破了那种传统教学几十年一贯制的局面。校长把校内研究作为教学管理和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落实。

第三,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合作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合作使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同成长。

总之,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使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课改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解决了多年来我们一直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问题,带给我校全新的管理体制和面貌。课改,是学校提升质量和迎接世界新时代挑战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