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改革的简史

1962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已胜利结束,匈已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基础,进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60年代中期,首先从农业开始改革,主要是扩大农业合作社的自主权,开放农贸市场,发挥自留地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行政部门下达的经济指标。

经过几年的认真准备,1968年开始了全面的经济改革,逐步转到实行新经济体制。经济改革的初步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68—1973年,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6%,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提高5%,国民经济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贸易连年顺差,被称为匈牙利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972年以后,由于国内外反对改革的势力的阻挠,政革陷于停顿状态。

从1973年底起,国际市场石油危机和原材料价格暴涨,而匈出口的工农业产品提价很小,对外贸易出现大量逆差,国家财政赤字增大,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同时,匈领导人在经济决策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失误。在对外贸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仍然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导致外债激增,加剧了经济困难。

1977年10月,匈党中央在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调整国民经济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压缩进口,积极增加出口,力求恢复外贸平衡。同时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工资增长幅度。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基本上实现了外贸进出口平衡。

进入80年代以后,匈牙利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于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对外贸收入占国民收入50%以上的匈牙利十分不利,加之国内意见分歧,改革措施难以顺利推进,收效不大。

1984年4月,匈党中央作出了继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决议,强调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强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有限制的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又强调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但实际上改革难以奏效,特别是国内生产结构改造进展缓慢,经济仍然是持续低速度增长。六五计划(1981—1985年)的许多发展指标没有完成。

1986年原计划的国民收入、工业生产、农业生产3项增长指标均未实现,只分别增长0.5%、1.8%和1%,而1987年国民收入甚至出现了40年来从未有过的负增长,而外债超过了200亿美元,人均负债2000美元,居东欧各国的首位。此外,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这一阶段,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实行了党政分开的领导体制,改变以往党组织包办一切的作法;提高了国民议会的权力,加强它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作用;减少行政管理层次,大力精减政府机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国家的立法、司法水平;改革干部制度,完善对干部的选拔、培训、考核、奖惩、退休等的各项制度;实行联盟政策,加强全民族的团结,大力发挥各社会团体的作用。实行了这些重大改革措施,使匈牙利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期,出现了政局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安定的良好政治局面。但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连年困难,经济改革难以奏效,再加来自国外的消极影响,匈牙利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