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人口什么等情况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人口数量及分布来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明显标志。启动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或者应急响应,需要告知居民前往应急避难场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方式,及时公告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地址和到达路径。

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体育场地现状分析:

1.数量状况,就体育场地数量状况而言,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设定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2019年中国体育场地有637个,比2018年减少24个;中国体育馆数量为354.44个,同比增长68.6%。2020年我国体育场地达371.34万台,疫情下逆势增长。

2、面积状况,就我国体育场地面积状况而言,受政策驱动,加之下游需求驱动,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家体育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我国场地面积快速增长,尤其是2019年的大幅度增长,根据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体育场地面积已达30.99亿平方米,人均已达2.2平方米。

3、整体结构,就体育场地面积结构类型而言,主要来自于事业单位、村委会等各类别组织和机构。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体育场地面积结构中,事业单位和企业占比之和超6成,其中事业单位占比最高,达44.8%,为13.88亿平方米。村委会和居委会占比也较高,分别占比18.9%和9.8%,为5.85亿平方米和3.04亿平方米。

法律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

(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队伍;

(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资金、物资、设备;

(四)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和灾情信息的报告、处理;

(五)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等级和相应措施;

(六)灾后应急救助和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