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遭遇不适的时候,我们思考的频率和深度都会显著高于日常,我想这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体验。而我最近所遭遇的不适,让我从沟通的角度加深了对“认知偏差”的感悟,于是这一周想从沟通出发,聊一聊“认知偏差”。
首先,什么是认知偏差?
先说智库百科的定义: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如果你觉得这个表达有点抽象,没关系,后面会有针对不同类型认知偏差的举例。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几乎无处不在,维基百科上被整理在案的就有175种,挨个讨论几乎的是不可能的。“认知”一词所涵盖的范围太广,而和沟通关系特别紧密的,是“归因偏差”。归因指我们的大脑会为所见所闻寻找原因,比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同事会迟到?为什么新闻里的陌生男子会暴打小孩子?在归因的过程中,陷阱多多,一不留神就可能陷入归因偏差,极大地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归因偏差,了解了他们的真面目,时时审视,应当能够帮助我们减少相应的负面影响。
1)基本归因错误
我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人的性格和态度,而忽视、或者不去了解外部的环境因素。
例如女神高圆圆曾主演的电影《搜索》,影片的最初,她在公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真实的原因是她在绝望的情绪中挣扎(查出癌症,而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实在顾及不到。而愤怒的网民则认为她竟然拒绝给老人让座,一定是人品有问题。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同样的问题出现,当我们是行动者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外部环境,而当我们是观察者时,则倾向归咎于其他人(行动者)的能力、性格或态度。
例如你没交作业是因为懒,我没交作业是因为太忙;你拒绝担任志愿者是因为自私,而我拒绝担任志愿者是因为时间不允许。典型的双重标准;再比如你的项目不顺利是因为能力差,而我的项目不顺利是运气不好。
3)自利偏差
在进行归因时,人类会尽量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环境。
例如有的人打球,赢了觉得是自己技术好,输了,会觉得是状态不好。自利偏差保护了我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也维持了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再追问一句,是什么导致了认知偏差?
如前文所述,认知偏差的范围太广,背后涉及的心理学、行为学以及神经科学知识太多,我并不能很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Buster Benson 曾将原因归结为4点:1)信息过载,2)信息的意义不明确,3)大脑来不及认真作出反应,以及4)大脑存不下所有的记忆。这里我不做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来看看。
我想说的是,仅就沟通中的归因偏差来看,对自我的了解以及对他人的不够了解,或许是导致归因偏差的直接原因。我们十分了解自己的情绪和经历,也就减少了把问题归咎于自身的可能性。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在了解之后,尽量去避免这些偏差对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
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一句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大概也能够时时警醒我们,不要陷入认知偏差。
以往觉得,认知偏差主要是和沟通挂钩,存在认知偏差,最多是沟通不顺畅。最近的感悟是,能否克服认知偏差,几乎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