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到结婚时,少说“嫁娶”,而直接说“结婚”吧 | 谈谈嫁与娶(下)
(接上篇: “嫁娶式”结合下,婚姻对两性的含义大大不同 | 谈谈嫁与娶(上) )
3. 她在婚姻中的贡献得不到承认
在父权社会中,价值体系是以男性为中心的, 与男性有关的、力量的、经济的、理性的,才是好的。
对“公领域”和“私领域”的看法也是如此。“公领域”是男性主要的活动领域,如工作、政治;“私领域”是女性活动的主要领域,如家庭、育儿。 而社会对发展的计算往往只会看重公领域 ,评价一个人也是以ta在公领域的成就为准。
因此, 人们会认为拥有事业和公领域生活的男性才是独立的,而女性,哪怕她在家中做出了再多的家务、抚养了再多的子女,也是不被承认的。 既然她“嫁”到丈夫家,成为了他的一部分,那她所有的贡献只会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在现代社会,“家庭主妇”被认为是不独立的体现,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女性需要苦苦从工作、婚恋、育儿、形象管理等方面做到最好,并处理好“工作和事业”的平衡。 而男性却并不需要去证明独立,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独立”的标准——即便事实上并没有哪位男性能“独立”于女性所创造的家庭和服务价值。
4. 男女婚后幸福水平不一致
以上情况导致的结果是:男女婚后幸福水平不一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Paul Dolan的研究发现, 结了婚的男人比不结婚的男人更幸福健康,因为他们从婚姻中受益良多,如日常照料、情感归属等;而女人则相反,尤其是已婚已育的中年女性,会比单身女性面临更高的身体和精神疾病风险。
这个对比可谓是非常鲜明了。这就是“嫁”和“娶”的区别。表面上只是一个语言的表述,但背后却深刻地反映了两性不平等的父权思想。
“嫁”,让女性永远地处在了寄生的、不独立的角色上,哪怕付出了再多。
正因为女性在婚姻中失去如此之多,于是曾有观点认为, 妻子的角色,跟妓女有点类似。 尤其是在传统婚姻中,男子花钱把女子娶回家,从此女子便在性和生活上照料男子,并且为他生儿育女。
《性心理学》中就说到,一个在娼业里卖身的女子和一个在婚姻里卖身的女子,“不过在价格上和时期的久暂上有些不同罢了”。
甚至对比起娼妓,作为妻子的女子牺牲更大,娼妓虽然地位卑劣,但并没有把自己的身体签字卖绝,她还是有个人的自由。但作为妻子,却断送了很多权利,如失去了对于子女、工作、财产、甚至自己身体的控制权,将自己的终身都“出卖”给了丈夫家。
当然,这样的说法或许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在婚姻中的牺牲要比男性多得多。
综上,每当听到人们说某位女性要“嫁”给XX,或某位男性要“娶XX”时,就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尤其是当那位女性本来很厉害很成功时。
更何况, “娶老婆”的说法,对男性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例如他要承担很大的买房买车等经济压力。
真正平等的婚姻不应该是“嫁娶式”的,不应该是其中一方完全退出自己原有的生活、委身到另一个家庭之下,也不应该是拥有或独占,而应该是两个独立个体在退出原生家庭之后的重新结合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一起面对生活,互相鼓励,献出心中的爱和奉献。经由家庭生活,让灵魂进一步进化。否则,所谓的“结婚”,其实只是披着婚姻外衣的掠夺。
当然,嫁和娶也只是一种说法,真正的重点是背后所体现的不平等婚姻制度上。但鉴于语言有着强大的力量,因此对这种说法稍作改进是有必要的。在提倡两性平权的当下,语言也实在需要与时俱进了。
所以,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在说到婚姻问题时, 少说“我嫁给你”和“我娶你”,多用“我们结婚”代替,就如国外所说的“marry”。
我和你结婚,不意味着我“嫁”给了你,我还是我;
也不意味着你“娶”了我,我不是你的物件和附属,而是一起承担生活风雨、一起进步的伴侣。
相信在这样的思维下,才会产生真正深刻的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