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法学与设计的相似关系,其实都是解决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法学和设计没关系,甚至跨度非常大!
但其实真的有种 神奇的相似性 。
大家都知道奇葩说第六届冠军,哈佛法学博士詹青云吧,詹青云在吴晓波频道,也就是现在改名的“890新商学”里有一套课程,讲法学思维的,像律师一样思考,她说:
没错,这就是法律!这就是非本专业的人不知道是事实。都把法律想成高大上的公检法。但这句话就是事实,的确这就法律运用的本质了。
而设计是什么呢?设计也是一样的,所有看得见的设计都是:
这个设计上来说,“ 设计就是解决问题的 ”,所以用图形、用颜色、用材质、用设备、用技术、用AI、用人机工学、用心理学,等等这些,像套公式一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和法学就是异曲同工。
题外话,人生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良序问题=有方法,一步步解;劣序问题=无解/没有找到方法)知识就是所有人的公式,所以,其实数学就是学科之神,数学思维很重要。DesignThing的本质就是数学思维的迁移,所有的设计方法论就是数理公式(把所有的劣序问题转化为良序问题)。
回头来继续说,设计构成和法学里的犯罪构成,也就是一个逻辑——拆分元素~
然后法学里有很多 原则 ,刑法学里有“罪刑法定”、“罪刑适应”等等
设计里也很多原则,比如 尼尔森设计原则 ,“状态可见、“一致性”等等
而且,其实都是对应得上的,真的只是巧合吗?
同时,不看细节,我们看本质,又巧了:
法学是通过 立法、建立社会规范 来平衡 国家意志 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 ,
对应的,设计就是通过产品表达,建立 商品结构、属性、功能 来平衡 商业利益 和 社会发展需要的 。
另外,最有意思的就是:
前者是的流程和程序建立在 人民群众和公权力 之间的,
后者是建立在 用户和商品,产品,电子界面 之间。
两者均是 以人主体去优化和改善 的,所以业界都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人性化设计”,
所以结论可能就是, 法学更多解决的抽象问题,而设计解决的是具体问题,或者说看得见的问题 。
两者都是有底层逻辑和规则的学科,本质上就是:
不然我们一直说法学是 上层建筑 ,而建筑是最早的设计之一,这难道又只是巧合吗?
中国的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老师,把设计定义为“事理学”,为此我特意还买了他的《事理学》这本书(工作太忙还没来得及看),大致逻辑对应的就是《法理学》(也可能是法哲学哦),之前听设计史王受之老师课,无数次吐槽国内培养设计生方式不对,是按照美工来培养的,我猜他们这些行业权威都是看到了设计中最深刻和最抽象的那一面的,才会有如此感慨(当然他们可能不了解法学是什么)。
记得曾经薛兆丰老师读者见面会上说过的,物理是研究自然界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规律,而经济学研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规律,这是一组对比;法学和设计也完全是高度相似的对比,所以我一点都不讶异自己有很好的设计学习基础。甚至,其实倒是很多从美术走到设计的朋友,一直是学具体的学科知识,就很难理解这层抽象的学科特点了。因为,术道有先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题外话:劳动力市场的确更需要美工(或者界面操作工),能真的认同设计创新的企业或公司其实并不多,在国内,设计的价值其实还没被完全开发出来,只是最近几年随着因为中产人数的上升,才有了“新匠人”,才会开始反复强调“用户体验”,但是资本上也并没有跟上,往往浅尝辄止,没到足够开放和足够容忍的程度,就是因为习惯了能用就行的粗制滥造,才有了像拼多多那样的下沉市场。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放眼望去,哪怕迭代最快速的互联网行业,都已经有了同质化和内卷化的趋势了,环境如此,社会毕竟还是资本(权力)决定一切,创新不创新,完全就是看企业家/创业者(治理者)的眼光和格局了,设计行业的开放度和包容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记得虽然国外的设计教育都不会排斥文科,法学这类的,甚至是欢迎所有学科的,若不是我亲身体会,我可能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很难相信法学和设计这两者竟然有如此多千丝万缕相似的地方了,可事实可能就是如此,而且我的一路自学,自黑是“民科设计师”(笑),很多时候也真的受益于此。据说同济大学在跨专业招生的时候也会对法学生多一丢丢的好感,所以以上发散思考可能也不是我个人的独家发现,只可惜,我去年差了20分,没关系,大不了我再考一遍咯。
很多时候专业即权威,专业的背后就是权力,当然,只有尊重社会规则的人,才值得被人尊重。而尊重是靠自己的实力挣的。与此同时,不会打破规则的人也永远会被既定的规则奴役,人的一生那么长,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可能性,主动选择才有会创造可能,当然,前提一定是行动力。
因为从小喜欢做手工和观察生活,我的确是更喜欢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是曾经对学科分类太不了解了,错过了太多,后来才醍醐灌顶地找到 人生挚爱——交互设计 , “月亮与六便士” 般的决心从5年前离开律所,吃苦转行就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人工智能助力之下,人机交互是个没有天花板的职业,非常有趣,足够花一生的时间去探索。
跨专业求职之路真的很难,而且作为一个很普通的小女生(噗,现在已经是大龄剩女了),放弃了很多很多,但我觉得这也很正常,因为只有困难的事情才有价值,勇敢去做呗!我的人生需要尊重的原则就是:choose well,work like a hill~
干!就完了。
心之所往,无问东西,自然是坚决不放弃!!!?( ` )比心!!!
那么,与君***勉 :)